[发明专利]一种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7063.7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武利顺;汪涛;王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71/38;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1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致相 分离法 制备 聚偏氟 乙烯 聚乙烯醇 共混膜 方法 | ||
1.一种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水溶性稀释剂、良溶剂和水溶性有机添加剂混合,其中聚偏氟乙烯的质量分数为20wt%-30wt%,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wt%-10wt%,水溶性稀释剂的质量分数为30wt%-40wt%,良溶剂的质量分数为30wt%-40wt%,水溶性有机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3wt%-10wt%;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升温至130-145℃并搅拌形成透明聚合物溶液,然后静置脱泡;
3)将脱泡后的透明聚合物溶液制备成厚度为300-600um的初生膜,将所述初生膜浸入冷却液中固化成膜;
4)将步骤3)所得膜用蒸馏水浸泡,洗出稀释剂、溶剂和添加剂;然后浸入醇类水溶液中浸泡,最后烘干得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稀释剂为二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丙二醇乙醚醋酸酯,1-4丁内酯,二乙酸甘油酯,三甘醇二乙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添加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良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偏氟乙烯的特性粘数为1.6-1.9dL/g;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1700,醇解度为88%-9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脱泡后的透明聚合物溶液刮涂在支撑材料上形成初生平板膜,所述初生平板膜浸入冷却液固化成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脱泡后的透明聚合物溶液通过中空喷丝头纺制成初生中空膜,所述初生中空膜浸入冷却液固化成膜。
8.如权利要求1、6、7任一项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冷却液的温度为0-70℃;所述冷却液为水或水与良溶剂或水与水溶性稀释剂或水与良溶剂及水溶性稀释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醇类为2-8个碳原子的二元醇或三元醇,更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或丙三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醇类水溶液中醇的体积分数为4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70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