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粟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8483.7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凤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7/04;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瘙痒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粟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1、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有皮肤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为特征的疾病。因痒而剧烈搔抓,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苔藓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继发损害。本病分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及局限性皮肤瘙痒症两种。本病在中医属“痒症”、“阴痒”范畴,病因大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胆肝湿热下注,或感染滴虫毒邪,或病久脾虚、肝肾不足,或冲任不调、兼因湿热内蕴所致。
2、中医对粟疮的定义:病名,皮肤粟疹或眼睑内生粟之病证。
(1)、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该病多因表虚受风,火邪内郁,风火相结,郁阻肌肤而成。症见遍身出疹如粟,色红作痒,搔之成疮。日久血气内耗,皮肤失养粗糙,厚如蛇皮。治宜疏风清热。
(2)、见《证治准绳·杂病》。亦称粟疡、睑生粟。多由脾胃湿热内蕴,加之风毒之邪外乘,壅结胞睑所致。症见眼睑内面生有色黄而软、形如粟米之颗粒,自觉沙涩痒痛,流泪不适等症。类今之滤泡征,可见于沙眼及其它具有结膜滤泡样改变之疾患。治宜清热,除湿,祛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粟疮的中药,并将该中药制成方便易用、疗效稳定的中药成品制剂。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发明人的解决方案为以下内容:其中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计)表述为:
苦参20-36份、蝉衣7-17份、生地14-26份、玄参9-21份、荆芥10-26份、连翘6-14份、赤芍8-18份、防风7-17份、徐长卿10-20份、麦冬8-16份、黄连7-13份、黄芪9-21份、红花6-14份、羌活8-16份、青风藤7-13份、当归7-17份、金银花8-22份、薄荷6-12份、紫草6-14份、菊花7-15份、牡丹皮10-20份、甘草8-14份。
三个最优配方分别为:
配方一:苦参28份、蝉衣12份、生地20份、玄参15份、荆芥18份、连翘10份、赤芍13份、防风12份、徐长卿15份、麦冬12份、黄连10份、黄芪15份、红花10份、羌活12份、青风藤10份、当归12份、金银花15份、薄荷9份、紫草10份、菊花11份、牡丹皮15份、甘草11份。
配方二:苦参26份、蝉衣14份、生地22份、玄参16份、荆芥17份、连翘11份、赤芍15份、防风13份、徐长卿16份、麦冬13份、黄连12份、黄芪14份、红花12份、羌活11份、青风藤11份、当归13份、金银花14份、薄荷10份、紫草11份、菊花12份、牡丹皮14份、甘草12份。
配方三:苦参29份、蝉衣13份、生地22份、玄参14份、荆芥17份、连翘12份、赤芍14份、防风11份、徐长卿13份、麦冬14份、黄连13份、黄芪15份、红花12份、羌活11份、青风藤11份、当归13份、金银花12份、薄荷9份、紫草12份、菊花10份、牡丹皮14份、甘草13份。
将该中药组方制成成品中药制剂的工艺方法为以下步骤:
(1)、将苦参、玄参洗净,微火烘至半干,切片,放入锅内,加入0.1-0.4倍量黄酒拌匀吸干,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干,研末,过200目筛,获得细粉a,备用;
(2)、取黄芪、生地、黄连、麦冬、连翘、羌活、荆芥、防风、牡丹皮、青风藤、紫草放入容器中,第一次加7-10倍量蒸馏水浸泡2-6小时,加热煮沸1-3小时,提取;第二次加4-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2-5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0.5-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将滤液浓缩成干浸膏,研磨过120目筛,得细粉b,备用;
(3)、取当归、徐长卿、红花、金银花、薄荷、菊花、甘草烘干,切片研末,过120目筛,得细粉c,备用;
(4)、取赤芍加0.1-0.3倍量黄酒拌匀,稍闷,待黄酒被吸收后,倒入容器内,用文火加
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研末,过120目筛,得细粉d,备用;
(5)、取蝉衣置锅内加热,边炒边加米醋拌匀,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细末,过160目筛,得细粉e,备用;
(6)、将细粉a、b、c、d、e混合均匀,利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冲剂、丸剂、散剂等剂型,即为成品。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苦参: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8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老年性喘咳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