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球菌NSX2及其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8554.3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五星;王青玲;吴龙华;骆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A01N63/00;A01P2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菌 nsx2 及其 修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对重金属镉、铜、锌抗性的植物促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中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已接近2000万hm2,约占耕地土壤总面积的10%以上,最近,国内报导的蔬菜重金属超标问题,广西龙江的镉污染事件,湖南武冈的血铅超标事件,使人们对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传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多为物理、化学法。如淋洗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添加改良剂、活性炭吸附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快速地去除或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活性,但是对土壤的构成和肥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可以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这些方法的费用相对较高。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指利用植物尤其是一些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修复目的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新途径。与传统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法具有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修复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得植物修复法成为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但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环节是对超积累植物或积累植物的筛选与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治理效果取决于超积累植物或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能力和其生物量。
目前大多数超积累植物或积累植物生物量小、生长缓慢、单位面积上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总量少等瓶颈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着大量定殖在植物根际,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植物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这些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固氮、溶解无机磷等营养元素,不但可以给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因子来提高植物的生物量,还可以明显改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和转移性,从而达到提高超积累植物修复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农业生产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环境的治理中,开发具有多种重金属抗性,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优良植物促生菌,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球菌NSX2及其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红球菌(Rhodococcus sp.)NSX2,该菌株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保藏,保藏日期为2014年8月27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 No.9611。
所述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NSX2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优选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NSX2在与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所述重金属为镉、铜和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植物为伴矿景天。
具体方法为:将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NSX2在含有灭菌液体LB培养基(g/L):氯化钠10.0,蛋白胨10.0,酵母粉5.0,pH 7.0~7.2,30℃、160r/min摇床振荡培养48h,9000r/min,15min离心,小心弃去上清后收集菌体,以无菌水洗涤菌体2次,再重悬于等体积的无菌水中作为种子液,冰箱保存备用;菌密度OD600nm稀释至109cfu/mL,15mL菌悬液加入至1.5Kg Cd污染(0.53mg/Kg)盆栽土中拌匀;超积累植物苗选择生长一年的伴矿景天,株高10cm,置于温室中培养3个月收获完成修复。
一种植物促生菌制剂,有效成分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NSX2。
有益效果:本发明菌株具有多种重金属(镉、铜、锌)抗性且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溶解难溶性无机磷,可以显著提高接种植物生物量,提高植物抗逆性,与重金属修复植物联用可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率,且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
1、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的生理调节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8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