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菌体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9845.4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解复红;马焕;权淑静;刘德海;杨文玲;陈国参;胡宜亮;谢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菌体 处理 废水 方法 | ||
1.一种利用微生物菌体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将葡萄糖8.5-11.5g、蛋白胨4.5-5.5g、磷酸氢钾0.8-1.2g、硫酸镁0.4-0.6g,吐温-80 4-6mL,加水至1000mL,混匀,于112-125℃下灭菌18-22min,制成液体培养基;
(2)、制备土豆培养基:将18-22g去皮马铃薯切碎,加入90mL水,煮沸30min,双层纱布过滤并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1.8-2.2g 葡萄糖和1.6-2g 琼脂粉,用水定容至100mL,112-125℃灭菌18-22min,成PDA固体培养基;
(3)、制备茄子瓶固体菌种:在茄子瓶中装入40-60mL PDA固体培养基,接种Chaetomium sp. HL28-2菌株的孢子,30℃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成茄子瓶固体菌种;
所述的Chaetomium sp. HL28-2菌株已于2014年9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9640;
(4)、制备菌丝球:将步骤(3)制备的茄子瓶固体菌种接种到1000mL步骤(1)制备的液体培养基上,30℃摇床培养4天,成菌丝球;
(5)、对含铅废水处理:将菌丝球与含铅废水按体积比1︰1-10接种到含铅废水中,25-30℃搅拌培养11-13小时,过滤除菌,检测滤液中的含铅量,测定含铅量,滤液中铅去除率≥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菌体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将葡萄糖10g、蛋白胨5g、磷酸氢钾1g、硫酸镁0.5g,吐温-80 5mL,加水至1000mL,混匀,于112℃下灭菌20min,制成液体培养基;
(2)、制备土豆培养基:将20g去皮马铃薯切碎,加入90mL水,煮沸30min,双层纱布过滤并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2g 葡萄糖和1.8g 琼脂粉,用水定容至100mL,121℃灭菌20min,成PDA固体培养基;
(3)、制备茄子瓶固体菌种:在茄子瓶中装入50mL PDA固体培养基,接种Chaetomium sp. HL28-2菌株的孢子,30℃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成茄子瓶固体菌种;
(4)、制备菌丝球:将步骤(3)制备的茄子瓶固体菌种接种到1000mL步骤(1)制备的液体培养基上,30℃摇床培养4天,成菌丝球;
(5)、对含铅废水处理:将菌丝球与含铅废水按体积比1︰10接种到含铅废水中,30℃搅拌培养12小时,过滤除菌,检测滤液中的含铅量,测定含铅量,滤液中铅去除率≥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菌体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丝球与含铅废水的体积比1︰1-3接种到含铅废水中,或1︰4-7接种到含铅废水中,或1︰8-10接种到含铅废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菌体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丝球与含铅废水的体积比1︰2接种到含铅废水中,或1︰6接种到含铅废水中,或1︰9接种到含铅废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98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