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单粒播种机播种精度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9942.3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国;郭爱兵;董天禄;李海峰;任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国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播种机 播种 精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单粒播种机,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农作物单粒播种机的播种精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育种试验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株距较小的作物来讲(如小麦、大豆等)误差更大。一种“新型大豆中耕、喷雾、精密零速播种机”(申请号:CN02292089)在种箱下面设置了一个带投种胶盘的零速播种器,使得种子在落种口以相对地面零初速度下落,减小了种子与地面碰撞的动能,降低了种子弹跳翻滚而导致的位移误差,但是其零速播种器不能保证单粒播种,因此播种精度无法保证;而且,播种精度除与种子下落初速度有关外,还与落种口高度、播种沟状况等因素有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单粒排种器下面有一个圆形导种盘,在导种盘圆曲面上匀布有径向盲孔,盲孔的孔间距(弧长)等于株距。导种盘中心有孔,与中心孔配合的轴带动导种盘转动,且导种盘转动方向与着地轮方向一致。导种盘外面有壳,壳与导种盘圆曲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在壳的顶部和底部各开有一个口。顶口与单粒排种器的出口衔接,底口在耧腿开沟器后面两侧的挡板之间。底口与开沟器的最低点的垂直高度在30-50mm之间。开沟器开出的播种沟截面为平底“v”形,底面宽度与种子平均直径相当。着地轮臂杠与机架是轴连接,在臂杠的着地轮端有缓降装置与机架连接,在着地轮与机架对应部位有着地轮定位装置。着地轮着地点在耧腿后面。着地轮轴上有齿轮1,齿轮1通过游动齿轮与齿轮2传动连接;齿轮2通过同轴链轮带动导种盘轴上链轮转动;导种盘轴与单粒排种器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着地轮、导种盘、单粒排种器之间的传动比是:着地轮前进一个株距,导种盘转过一个孔间距,单粒排种器排出一粒种子。播种时,从单粒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经导种盘外壳的顶口,落入导种盘的盲孔里,随导种盘转到导种盘外壳底口,落入播种沟里。种子随导种盘转到导种盘外壳底口时,导种盘给它一个与播种机前行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实现了种子在落种口零初速度下落;又因为落种口(即导种盘外壳底口)位置较低,因此有效降低了种子落地时的动能;同时播种沟的形状也有效制约了种子在播种沟内弹跳翻滚。因此提高了播种精度。
装置中导种盘上盲孔的直径和深度比种子最大直径大2-3mm。
导种盘壳由前、后、上三部分组合而成,导种盘壳向心部位固定在导种盘轴的轴承盒上。
装置中着地轮臂杠上的缓降装置是一个弹簧装置,也可以是一套气动或液压装置。在播种机落地过程中,着地轮首先着地,通过缓降装置,随着播种机前行,耧腿缓慢入土。避免了在耧腿入土过程中,落种口被泥土堵塞的情况发生。
装置中的着地轮定位装置与机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且可上下调整;定位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和锁定装置,锁定装置由电动或气动装置驱动;调整定位装置,可以调整播种深度。
装置中的游动齿轮通过三个臂杠两个轴节点与机架连接,在每个节点处有调节装置,使得游动齿轮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调整,以适应着地轮在不同位置时,齿轮1、游动齿轮、及齿轮2之间能正常啮合传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间图
图2导种盘示意图
图3导种盘壳示意图
图4着地轮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5游动齿轮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国,未经王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9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度设定系统、方法以及程序
- 下一篇:用于车辆传动系扭矩估计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