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参考点系统对齐的无牙颌模型正中关系位三维重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0316.6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春;王勇;吕培军;李伟伟;原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A61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 系统 对齐 无牙颌 模型 正中 关系 三维重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牙颌数字模型空间关系三维重建方法,具体涉 及一种基于多参考点系统对齐的无牙颌模型正中关系位三维重建方 法。
背景技术
为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等全牙列咬合重建修复治疗时,借助 无牙颌石膏模型、|牙合|托在患者体外准确再现其生理性颌位关系即 垂直距离、水平关系,是设计制作个性化适宜的人工牙列的主要依据。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设计制作全口义齿时,需要在计算 机中对上下颌无牙颌模型、|牙合|托的颌位关系进行三维虚拟重建。 重建误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全口义齿人工牙列CAD精度。与有牙列石 膏模型不同,无牙颌牙槽嵴表面缺乏曲率变化明显的几何形貌特征区 域,这势必会影响ICP配准算法在实现颌位关系三维重建时的准确度。 同时,基于唇颊面共同区域ICP算法完成无牙颌模型颌位关系重建时, 需要分别完成上颌模型、上颌|牙合|托、下颌模型、下颌|牙合|托、 双颌模型/|牙合|托唇颊面整体共5次扫描操作,并需要将模型先后安 装于机械|牙合|架、转移|牙合|架,操作过程繁琐,产生误差的环节 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参考点系统对齐的无牙颌模型正中 关系位三维重建方法,能在仅三维扫描上颌模型、下颌模型2个对象 的前提下,即可高效率地完成无牙颌模型颌位关系的三维重建,简化 了无牙颌石膏模型三维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的步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多参考点系统对齐的无牙颌模型正中关系位三维 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1)制取无牙颌牙槽嵴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制作蜡|牙合|托;
2)在CAD软件中设计若干个相同尺寸的定位柱,并使用树脂三 维打印机打印定位柱,每个单颌模型底座轴向面粘接3个定位柱,使 定位柱均匀分布于整个模型;
3)借助|牙合|托,将上下颌模型固定于正中关系位;
4)用接触式三坐标测量仪直接测量上下颌石膏模型6个定位柱 底面圆心坐标,创建圆心点并命名为接触法圆心点;
5)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扫描获取上、下颌数字模型,导入三维 逆向工程软件,拟合定位柱底面圆心点,命名为拟合法圆心点,存储 为STL格式;
6)基于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圆心点为配对配准标志点,用三维 逆向工程软件的多参考点系统对齐命令,将上下颌数字模型配准于接 触法圆心点;
7)至此,完成了上下无牙颌模型三维扫描数据正中关系位的三 维重建。
其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面直径为6mm,高为5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仅三维扫描上颌模型、下颌模型2个对象的 前提下,即可高效率地完成无牙颌模型正中关系位的三维重建,简化 了重建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多参考点系统对齐的无牙颌模型正中关 系位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1)制取无牙颌牙槽嵴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制作蜡|牙合|托;
2)在CAD软件中设计若干个相同尺寸的定位柱,并使用树脂三 维打印机打印定位柱,每个单颌模型底座轴向面粘接3个定位柱,使 定位柱均匀分布于整个模型;
3)借助|牙合|托,将上下颌模型固定于正中关系位;
4)用接触式三坐标测量仪直接测量上下颌石膏模型6个定位柱 底面圆心坐标,创建圆心点并命名为接触法圆心点;
5)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扫描获取上、下颌数字模型,导入三维 逆向工程软件,拟合定位柱底面圆心点,命名为拟合法圆心点,存储 为STL格式;
6)基于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圆心点为配对配准标志点,用三维 逆向工程软件的多参考点系统对齐命令,将上下颌数字模型配准于接 触法圆心点;
7)至此,完成了上下无牙颌模型三维扫描数据正中关系位的三 维重建。
所述每个定位柱的底面直径为6mm,高为5mm。
所述每个单颌模型底座轴向面粘接的3个定位柱,要尽量均匀分 布于单颌模型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0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