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继电保护测试仪采样值额定延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0394.6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烜;刘蔚;孟超;马锁明;贺春;王丰;辛光明;王沛然;黄天啸;张硕;刘苗;吴涛;武同心;江知瀚;范登博;张思琪;王晓斐;杨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保护 测试仪 采样 额定 延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继电保护测试仪采样值额定延时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测量继电保护测试仪发送采样值SV报文时的同步误差;测量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发送SV报文时的第一延时;报文分析仪根据所述的同步误差对所述的第一延时进行校准,得到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的SV额定延时。通过在测试过程中首先测定继电保护测试仪发送采样值SV报文时的同步误差以及第一延时,进而根据同步误差对第一延时进行校准,最终得到精确的继电保护测试仪的SV额定延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测量继电保护测试仪采样值额定延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的新一代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以电子式互感器替换常规互感器,以智能断路器代替常规断路器,依据IEC61850标准,将常规变电站的弊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善,减少了常规变电站在调试、运行等方面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作为智能变电站测试中重要的仪器,以采样值SV报文和GOOSE报文等数字信号代替传统模拟量输出的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效果。因此,对于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性能的检测至关重要。
在常规变电站中,电压、电流的模拟量数值通过电缆直接由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传输到继电保护装置,由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数据同步,在此过程中,由于电量数据传输速度快且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少,其模拟量传输延时可以忽略。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数字量信号在进入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前,需要经过若干处理过程,会产生通道延时(也叫额定延时)。比如:采样信号首先经过远端模块调制,进入A/D转换器进行转换会产生延时;采样信号从A/D转换器进入合并单元的传输过程会产生延时;进入合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同步、数据合并和发送的过程也会产生延时。额定延时表明了从互感器采集模拟量到合并单元发出数据过程中所产生的延时,其数值为微秒级。
额定延时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参数,会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具备SV额定延时模拟功能是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基本功能之一。目前,针对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SV额定延时的测定,一般采用直接测定SV额定延时的方法,测试系统如图20所示。测试步骤如下:
1、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设定:设定光口一发送SV1,额定延时T1=0;设定光口二发送SV2,额定延时T2>0us;
2、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同时从上述两光口发送相同的SV数据。
3、比较SV1和SV2在网络报文分析仪中的波形,得到两波形时间差T,如图21所示。即为该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的SV额定延时测定值。
上述现有针对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SV额定延时的测定方案,测试得到的数据不够精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发送SV数据的两个光口发送数据的同步误差被忽略了。由于装置本身硬件的差异、软件的处理方式等,会影响两个光口发送数据的时间精确度;即虽然设定两光口同时发送数据,但实际两光口发送数据会存在时间差。SV额定延时本身就是微秒级别的,所以该时间差不能忽略。
2、装置没有对时。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的SV额定延时是从网络报文分析仪中读取的,但是现有技术方案中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网络报文分析仪都没有对时。由于SV额定延时本身是微秒级的数值,网络报文分析仪的时间抖动对测试结果影响非常大。
因此,如何对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的SV额定延时进行有效精确测定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0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脉冲压缩雷达宽距离覆盖方法
- 下一篇:应急电源电池低电量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