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2091.8 | 申请日: | 2014-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伟;汪海波;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仪表板 横梁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具体涉及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整车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提出了各种措施,其中一项便是降低成本。汽车仪表板横梁(CCB,Cross Car Beam)是整合驾驶舱内其他零部件为一体的部件。现有的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由两个支架组合而成,即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焊接而成安装支架,然后再通过总装装配到A柱内板上,但此方案结构复杂,且两个支架半体需要两套冲压模具,导致模具开发成本较高,而将两个支架半体组合焊接在一起便多一道工序,亦多出人力成本,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其能够减少冲压模具和焊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为一体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本体有一前面、一上面、一下面、一左面和一右面,形成后面为口部的盒状结构;所述上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一焊接面,所述下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二焊接面,所述左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三焊接面,所述右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四焊接面;所述左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左面的中部内凹且设有定位导向孔;所述右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第一过孔,所述右面的中部外凸且设有与所述定位导向孔对应的第二过孔。
进一步,所述定位导向孔是向内的翻边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通过其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以及第四焊接面与A柱内板匹配焊接在一起,提高了焊接强度,并且在装配仪表板横梁时,通过定位导向孔对仪表板横梁进行定位和导向,保证了仪表板横梁的装配位置精度和一致性,提高了工艺质量。同时,所述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两个支架组成的安装支架来说,其减少了所需模具数量,省去了一道组合焊接工序,大幅度地降低了模具以及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支架本体,2-A柱内板,10-前面,11-上面,12-下面,13-左面,14-右面,15-第一焊接面,16-第二焊接面,17-第三焊接面,18-第四焊接面,19-安装孔,20-定位导向孔,21-第一过孔,22-第二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该支架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本体有一前面10、一上面11、一下面12、一左面13和一右面14,形成后面为口部的盒状结构;所述上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一焊接面15,所述下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二焊接面16,所述左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三焊接面17,所述右面的后边设有外翻的第四焊接面18;所述左面1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孔19,所述左面的中部内凹且设有定位导向孔20,该定位导向孔20是向内的翻边孔。所述右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第一过孔21,所述右面的中部外凸且设有与所述定位导向孔对应的第二过孔22。
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本体1焊接到A柱内板2上,形成A柱内板总成,最后焊接到侧围总成上。所述汽车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通过支架本体的第一焊接面15、第二焊接面16、第三焊接面17以及第四焊接面18与A柱内板匹配焊接在一起。在将支架本体1焊接到A柱内板2上时,在第一焊接面布置一个焊点,在第二焊接面上布置一个焊点,在第三焊接面布置两个焊点(第三焊接面上、下各一个),在第四焊接面布置两个焊点(第四焊接面上、下各一个)。
在装配仪表板横梁时,通过所述定位导向孔20对仪表板横梁进行定位和导向,工人将螺栓穿过所述左面的定位导向孔20、安装孔19,然后从右面的第一过孔21、第二过孔22将螺母与螺栓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2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顶的双层敞篷客车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
- 下一篇:可连动收合的儿童推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