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迭代邻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3266.7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0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许翰;周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H04B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叶斯 迭代 邻小区干扰 接收机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小区边缘用户 发射机 解码器 抗干扰能力 小区间干扰 更新接收 检测算法 降低干扰 接收系统 先验信息 发射 发送机 交织器 软解调 重负载 调制 |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最优贝叶斯的迭代邻小区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采用基于IDMA的OFDM信号发射与接收系统模型,信号在发射机经过交织器交织并调制后发射,在接收机中通过MUD和DEC解码器,利用最优贝叶斯检测算法,更新接收信号的先验信息,降低干扰,对信号实现软解调。本发明装置包括基于最优贝叶斯的迭代邻小区干扰抑制发送机与接收机两部分。本发明能够在较重负载的系统中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最优贝叶斯的迭代邻小区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OFDM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在Raleigh衰落信道下的一种强大的传输技术。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宽频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资源,将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正因为子载波相互正交,使单个小区内的用户之间没有干扰,然而相同频率的信号在小区之间复用,因此针对用户的下行传输,不可避免造成蜂窝系统中邻小区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尤其是对小区边缘的用户,而这也正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主要用于邻小区干扰抑制的技术有干扰删除、干扰协作和干扰随机化三种主要技术。在使用干扰删除时,邻小区间需要保持同步,目标小区必须知道干扰小区的导频结构,才能对干扰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局限性较大。干扰协作技术如部分频率复用、小区间功率控制以及资源分配方案等在系统处于较轻和中等负载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不错的性能,但是在满负载的系统中,性能会有很强的衰落。干扰随机化技术如扰码以及跳频能够有效抑制单个用户所受干扰,而在宏观上并没有降低整个系统中的噪声和干扰。交织分多址技术能够分开并且消除其他用户的干扰,在较重负载的系统中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交织分多址(Interleav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DMA)技术通过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交织器消除干扰,相比于其他的正交多址技术具有更高的性能。IDMA依靠交织来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在检测方面可以采用逐码迭代的多用户检测,从而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并可以降低接收机的复杂度。通过将IDMA技术应用于OFDM中,能够充分利用两种技术的优点,在多径信道环境下提高传输吞吐率以及误码率性能。
本发明主要针对OFDM-IDMA下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贝叶斯的迭代邻小区干扰抑制的接收机,应用了本发明中所述的最优贝叶斯检测算法。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本算法对邻小区的干扰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号干扰问题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邻小区的干扰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基于最优贝叶斯的迭代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
1、基于OFDM-IDMA的邻小区干扰抑制发射机
图2所示为OFDM-IDMA的邻小区干扰抑制的发射机结构,包括:turbo编码器、扩频器、交织器π、调制器、傅立叶反变换器(IFFT)、循环前缀(CP)、信道CHk;其中:
采用BPSK调制,第k个用户的传输比特流开始以的速率进行编码,产生的编码流;经过扩频码后得,再经过交织器π得到频域信号,之后进行傅立叶反变换(IFFT)得到时域符号,然后添加循环前缀(CP)封装成帧,最后经过信道CHk发送出去。
发射机支持k个用户的多通道码流合成传输,每个用户的信号基于传统的CDMA系统进行OFDM调制。
2、基于OFDM-IDMA的邻小区干扰抑制接收机
图3所示为OFDM-IDMA的邻小区干扰抑制接收机结构,包括:循环前缀(CP)、傅立叶变换(IFFT)、MUD、解交织器、解码器DE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短路保护电路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