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结构及其伸缩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3705.4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军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结构 及其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伸缩结构及其伸缩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伸缩结构中,大多数是在其结构中通过液压液体的充入和放出而实现伸缩效果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1845957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三伸缩立柱及液压支架,三伸缩立柱包括外缸体,外缸体内设有一级中缸,一级中缸内设有二级中缸,二级中缸内设有活柱;外缸体上设有上腔液体口和下腔液体口;一级中缸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底阀,一级中缸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底阀;一级中缸的侧壁上设有使外缸体的上腔与一级中缸的上腔相通的第一液体孔;一级中缸的侧壁上设有使一级中缸的上腔与一级中缸的上腔相通的第一液体孔;此种液压伸缩结构,需通过外部液压泵之类的动力源实现上下腔液体口之间的液体流动,并使缸内的液压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实现伸缩的功能;此种伸缩的方式,需借助外力,且操作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伸缩结构,其运用气体或液体进行了伸缩运动,在提供了动力的情况下也对其无污染。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伸缩结构,包括底座、空腔管和顶盖依次相连,所述的底座设置一管道进气口和一空腔进气口;所述的空腔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管扣合而成;所述的段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一管道;所述的空腔管的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的管道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顶盖相抵;所述的底座、空腔管和顶盖形成一封闭的空腔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段管与段管之间通过台阶扣合而成,两段管的管道相通,所述的段管的台阶的长度方向剖面图为阶梯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各段管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说,在所述的底座到顶盖的方向上,所述的空腔管中的前一个段管的内径等于后一个段管的外径。
一种伸缩结构,包括底座、空腔管和顶盖依次相连,所述的顶盖设置一管道进气口和一空腔进气口;所述的空腔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管扣合而成;所述的段管包括外段管和内段管;所述的内段管或外段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一管道,所述的空腔管的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的顶盖的管道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底座相抵;所述的底座、空腔管和顶盖组成中空柱体,所述的底座、外段管、内段管和顶盖组成一空腔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段管与段管之间通过台阶扣合而成,两段管的管道相通,所述的段管的台阶的长度方向剖面图为阶梯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各段管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说,在所述的底座到顶盖的方向上,所述的空腔管中的前一个段管的内径等于后一个段管的外径。
由上述中任一一种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完成:
a.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管组成空腔管;
b. 底座、空腔管和顶盖组成伸缩结构;
c. 在空腔进气口中注入气体或者液体,随着气体或液体的体积增大,先顶盖上升,随后顶盖带动各段管上升,最后各段管都上升到顶,完成伸展的运动;
d. 在伸展的过程中,管道里的气体或液体将从管道进气口中向外流;
e. 停止空腔进气口的气体或者液体的注入;
f. 在管道进气口中注入气体或者液体,随着气体或液体的体积增大,两段管的台阶的间隙增大,段管也随之下降,在各段管下降到底部后,气体或液体将进入更高的管道上,重复上述动作,最后段管和顶盖将随之降到最低,完成收缩的运动;
g. 在收缩的过程中,空腔管里的气体或液体将从空腔进气口向外流;
h. 停止管道进气口的气体或者液体的注入;
i. 重复上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或顶盖上设置管道进气口和空腔进气口,空腔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管扣合而成;段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一管道;空腔管的管道的一端与管道进气口连通,能让气体或液体从其进去,另一端与顶盖或底座相抵,在气体的充塞中两两之间的间隙将会增大,从而实现气缸的收缩;另一个进气口连接其中间的空腔处,在其充气的过程中,其气体将空腔管和顶盖向上顶。在所述的底座到顶盖的方向上,空腔管中的前一个段管的内径等于后一个段管的外径;空腔管的空腔与空腔进气口连通,在气体或液体注入空腔时,随着空腔的体积增大,空腔管随之伸展,最后完成伸展的运动。本发明由气体提供动力,效率快,无污染,环保,干净,无传统的液体渍困扰,在必要时也可用液体来替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收缩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中空柱体双管道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军,未经范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器件形成方法
- 下一篇:电动葫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