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式榫卯竹桌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4241.9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3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丰;何月雯;周妍黎;黄勇;李卫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A47B3/04 | 分类号: | A47B3/04;A47B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式榫卯竹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式榫卯竹桌,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桌子作为居家必备的家具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传统的桌子大多使用木质,不仅生产成本高、重量重,还面临着占地面积大,不易收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新型桌子,大多使用塑料与金属结合作为制作材料,解决了生产成本及重量等部分问题,但同时却出现了塑料材质不环保、金属部件容易生锈等其他问题。因此,应该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背景技术而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重量轻、环保且易于收纳的组装式竹制桌,解决现有桌子生产成本高、重量重、不易收纳、不环保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装式榫卯竹桌,包括桌面、四根支撑杆、固定杆,所述桌面由弹性线将细长毛竹片拼接,形成可卷展的平面,所述固定杆包括两根第一单杆、两根第二单杆、两根第一双杆和两根第二双杆,所述桌面下方四周套有若干个圆孔弹性圈,所述支撑杆顶端有弧形槽口,槽口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开口插销插入的第一销孔,靠近顶部上端开有一个双孔和一个单孔,所述第一单杆两端开有弧形槽口,所述第二单杆两端有用于开口插销固定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双杆的两端的侧面有弧形槽口,第二双杆为没有槽口的圆杆,所述两个双杆均设置用于楔形插销固定的第三销孔;
将带槽口的第一双杆与第一单杆分别插入支撑杆中的双孔和单孔内,呈直角叠放,然后将不带槽口的第二双杆穿过支撑杆叠放至第一单杆的弧形槽口上,最后用楔形插销穿过两根双杆上的第三销孔加以固定,以同样的方法固定四个支撑杆,形成桌脚;
将桌面展开成平面,将圆孔弹性圈套放在细长毛竹片的两端,调整位置后,将两根第二单杆穿过圆孔弹性圈后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弧形槽口内,用开口插销穿过支撑杆的第一销孔和第二单杆的第二销孔,形成整个组装式榫卯竹桌。
上述开口插销为一个竹片在一端端口沿直径垂直切入,形成两个向外具有张力的半圆形切片。
上述支撑杆比第一单杆及第二单杆的直径大,所述第一单杆与第二单杆比第一双杆与第二双杆的直径大。
上述支撑杆、固定杆、开口插销以及楔形插销的材料为吴竹。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整个桌子使用生长周期短、分布广泛、易于加工的竹子为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另外竹子轻而坚硬,在满足桌子的基本硬度要求的同时减轻了重量。整个结构利用中华传统的“榫卯”组装方式,避免了胶水、钉子等固定方式,便于组装与拆卸。收纳时,桌面可如竹简一般卷起,桌角的支撑杆与固定杆等可套装成细长型圆柱杆,大大减少了收纳空间,便于携带。同时,竹桌特有的清新感,适用于景观场所的布置与使用;竹子特有的生命力及其防水防晒等特性,适用于灾区应急和灾后心理重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桌腿组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桌面的组装的示意图;
图4为开口插销的示意图;
图5为收纳时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收纳时支撑杆与固定杆的示意图。
附图含义:
1、桌面;2、支撑杆;3-1、第二单杆;3-2、第一单杆;3-3、第一双杆;3-4、第二双杆;4、圆孔弹性圈;5、楔形插销;6、开口插销;7、第三销孔;8、第二销孔;9、第一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组装式榫卯竹桌,包括桌面1、四根支撑杆2、固定杆,所述桌面1由弹性线将细长毛竹片拼接,形成可卷展的平面,所述固定杆包括两根第一单杆3-2、两根第二单杆3-1、两根第一双杆3-3和两根第二双杆3-4,所述桌面1下方四周套有若干个圆孔弹性圈4,所述支撑杆2顶端有弧形槽口,槽口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开口插销6插入的第一销孔9,靠近顶部上端开有一个双孔2-1和一个单孔2-2,所述第一单杆3-2两端开有弧形槽口,所述第二单杆3-1两端有用于开口插销6固定的第二销孔8,所述第一双杆3-3的两端的侧面有弧形槽口,第二双杆3-4为没有槽口的圆杆,所述两个双杆均设置用于楔形插销5固定的第三销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4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及通信信息提供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系统中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