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36112.3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4383147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慈明伟;张倩洁 申请(专利权)人: 慈明伟
主分类号: A61K36/88 分类号: A61K36/88;A61P7/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400 山东省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乳腺癌 术后 上肢 淋巴 水肿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腺癌术后同侧上肢水肿的病理基础是手术及放疗等因素造成局部小血管和淋巴管减少、受压、变窄,血液、淋巴液回流障碍。中医认为主要是术中金刃戕伤血脉神经,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是常见又顽固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切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拔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虽然对病人生命无直接威胁,但发生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处理较为棘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疗效好、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还阳草6~9%、八月扎11~14%、藤黄10~13%、石蝉草4~6%、仙茅5~8%、王不留行1~2%、苏子6~8%、巴戟天4~7%、五月瓜藤2~4%、皂角刺3~5%、升麻2~5%、鸭拓草2~4%、乌蔹莓3~5%、灯笼草2~4%、杜虹花根3~5%、卫矛5~7%、猫爪草6~9%、蛇头草2~4%,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诸药合用,具有通经活络,补血活血,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好、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还阳草、八月扎、藤黄、石蝉草、仙茅、王不留行、苏子、巴戟天、五月瓜藤、皂角刺、升麻、鸭拓草、乌蔹莓、灯笼草、杜虹花根、卫矛、猫爪草、蛇头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还阳草8、八月扎13、藤黄12、石蝉草6、仙茅7、王不留行2、苏子7、巴戟天5、五月瓜藤4、皂角刺4、升麻5、鸭拓草3、乌蔹莓3、灯笼草3、杜虹花根4、卫矛5、猫爪草6、蛇头草3。取上述18味原料药总重量为200克,加水1000ml左右,浸泡4~5小时,煮沸后文火煎熬80~9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20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左右,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左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明伟,未经慈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6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