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6484.6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于云龙;郭宇翔;杨洋;马宁;薛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高强 混凝土 隔板 预制 装配 钢筋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结构,具有整体性能好、刚度大、防渗性好等优点,同时对形状不规则和空间灵活的建筑适应能力也很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缺点,如在现场进行支模与施工,施工工序繁多,人工用量大,材料用量多,周期长,成本高等,对于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得以出现发展。它是由预制混凝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相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结构可以使建筑构件的制作不受季节的影响与限制,实现工业化生产,由于构件是在工厂进行浇筑与养护,构件的质量得以保证,并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节约了大量的模板支撑,但是其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点,整体性能差,抗渗性差,不利抗震,在使用和美观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保留了现浇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两种结构的不足,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包括:
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
填充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中的现浇普通混凝土一2;
设置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中且与槽长方向垂直的若干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7;
设置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中且与槽长方向垂直的若干闭合的箍筋5;
设置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槽底且与槽长方向平行的若干纵筋一6;
以及,
设置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顶部的现浇翼缘板。
所述箍筋5的下部位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的槽壁与槽底中,纵筋一6焊接在箍筋5的底部,箍筋5的顶部焊接与纵筋一6平行的纵筋二8,所述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箍筋5、纵筋一6、纵筋二8以及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7均为预制部分。
所述现浇普通混凝土一2和现浇翼缘板均为现浇部分。
所述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的槽两端分别设置有混凝土橡胶芯模。
所述现浇普通混凝土一2和现浇翼缘板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和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7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不同。
所述现浇普通混凝土一2和现浇翼缘板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低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和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7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
所述现浇普通混凝土一2和现浇翼缘板所采用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橡胶混凝土、吸声混凝土或保温隔热混凝土。
所述现浇翼缘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或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所述压钢筋板-混凝土组合板由压型钢板或预制混凝土板3和现浇普通混凝土二4组成,其中压型钢板或预制混凝土板3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的顶部连接。
该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步骤如下:
1、在工厂,将纵筋一6焊接在箍筋5的底部,纵筋二8焊接在箍筋5的顶部,将箍筋5的下部以及高强混凝土隔板7浇筑于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中,完成预制部分;
2、在现场,将纵筋一6与柱直接连接;
3、向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中浇筑现浇普通混凝土一2;
4、向预制U型高强混凝土槽1上方浇筑现浇翼缘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施工简便。
梁的预制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和U型腹板的高强混凝土钢筋骨架部分包括梁下部纵筋、梁中箍筋和下部高强混凝土,该部分均在工厂预制生产完成,在工地通过将预制部分的钢筋与柱直接连接,再浇筑混凝土楼板即完成梁施工安装。与传统施工安装相比,现场不用绑扎钢筋、支模、拆模和架设梁下临时支撑。若楼板采用压钢筋板-混凝土组合板或叠合楼板,则整个楼盖施工过程中均无需支模、拆模和临时支撑,现场施工工序、施工材料和施工工时均大为减小。
(2)设计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6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立缝金属屋面板体系
- 下一篇:复合发泡水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