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6996.2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8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许毅中;徐国书;张春勇;吴宇川;黄邦熊;陈炳辉;贾瑞禹;杨河波;张羽;叶惠林;郑益良;黄仕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盖板 结构 | ||
1.一种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板,具有相对的上表面、下表面及介于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外侧面;
第二盖板,具有相对的上表面、下表面及介于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外侧面,所述第二盖板还具有一开口;
第一接合层,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盖板上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接合层是离子结合层,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键结而键合;
一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开口内,及
一类钻碳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的厚度均小于等于0.3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自所述第二盖板的上表面至下表面形成的一通孔或自所述第二盖板的外侧面向内形成的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层在所述第二盖板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具有一让位口,所述复合式盖板结构还包括一第二接合层,设置于所述让位口内,且还位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以将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下表面,且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垂直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且环绕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类钻碳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5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钻碳层的sp3键含量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疏水性层,所述疏水性层设置于所述类钻碳层相对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层中疏水性原子含量百分比大于5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层相对于所述类钻碳层的另一侧具有一接触角,所述接触角大于11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层的厚度介于5nm到30n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类钻碳层与所述疏水性层之间,其中所述中间层为硅碳系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附着层,所述附着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类钻碳层之间,其中所述附着层包括硅系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层的厚度介于5nm到10nm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抗反射膜,所述抗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类钻碳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69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压电效应的触摸板
- 下一篇:低剖面电容式指点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