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化室及包括其的免清洗油烟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7020.7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5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河之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38;B03C3/4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包括 清洗 油烟 净化系统 | ||
1.一种净化室,适用于净化和回收油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通道、导电液体、用于储存导电液体的储存箱和布液器,其中,气流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供携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油烟粒子随气流通过;导电液体与高压发生器的其中一高压电极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的极性与油烟粒子荷电的极性相反;导电液体流经布液器以形成连续的流动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为两个相间设置的布液器,导电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垂直向下的连续液膜,携带电荷的油烟粒子随气流从两道连续液膜的中间通过;优选的,两道平行的连续液膜之间的距离范围是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为环形布液器,导电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垂直向下的圆柱面状的连续液膜,携带电荷的油烟粒子随气流从圆柱面状的连续液膜的中间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净化室,其特征在于:连续的流动液面位置设有平面状或管状的固体材料进行导流,布液器流出的导电液体流到固体材料上,在其表面形成向下连续流动的均匀液膜;优选的固体材料为金属、陶瓷、玻璃或高分子材料;较佳的,所述储存箱上设有放油阀门,用于控制储存箱内积累的油脂层的排出;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上还设有油位传感器。
5.一种净化室,适用于净化和回收油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绝缘的外壳、气流通道、导电液体、用于储存导电液体的储存箱和用于喷射导电液体以形成液雾的喷头;其中,气流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供携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油烟随气流通过;导电液体与高压发生器的其中一高压电极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的极性与油烟粒子荷电的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室,其特征在于:外壳内的喷头下方堆砌有多层块状填料;较佳的,气流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导电的滤液网,用于截留未被放电中和的液雾,与高压发生器的其中一高压电极连接,且同时接地,所述高压电极的极性与油烟粒子荷电的极性相同;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上设有放油阀门,用于控制储存箱内积累的油脂层的排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上还设有油位传感器。
7.一种净化室,适用于净化油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通道和导电过滤网,其中,气流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供携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油烟粒子随气流通过;导电过滤网插装于净化室内,与高压发生器的其中一高压电极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的极性与油烟粒子荷电的极性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过滤网为金属网;优选的,所述导电过滤网由发热元件编织而成;所述导电过滤网与高压发生器的高压电极断开连接后,与交流电源连接而加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
9.一种免清洗排油烟设备,包括吸风罩、烟道、风机、扇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发生器和正电晕场产生部件,其中,所述的吸风罩、烟道、风机和扇叶均可导电,且与高压发生器的高压正极连接,并同时接地;正电晕场产生部件设置于吸风罩的进风口处,包括放电极和阴极,所述的放电极一端与高压发生器的高压正极连接,并同时接地;所述阴极与高压发生器的高压负极连接,并且与地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清洗排油烟设备,其特征在于:正电晕场产生部件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作为放电极的金属丝,与之对应的多组平行设置的作为阴极的板状电极以及固定金属丝和板状电极的绝缘框架;或者,
正电晕场产生部件包括作为放电极的金属丝,与之对应的作为阴极的导电金属管和固定金属丝的绝缘支架,所述导电金属管的轴心线与所述金属丝的轴心线重合;或者,
正电晕场产生部件包括多个作为放电极的针状电极,垂直于针状电极设置的作为阴极的板状电极,以及用于固定针状电极的绝缘板,所述板状电极和绝缘板上均开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通孔;优选的,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免清洗排油烟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晕场中板状电极的宽度或管状电极的长度即电晕场的深度H,由下述公式计算得到:
H=LK/(Sv);
其中,L是抽风机的风量;K是极距,即电晕区的作为放电极的金属丝与对应的作为阴极的板状或管状电极之间的距离;S是进风口的面积,v是荷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河之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银河之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0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