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木信息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7062.0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2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玲;王铂;胡文洁;莫翘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冯丽欣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信息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信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木信息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树木8000余种,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树木宝库,是世界上木本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百年以上的古树约20万株,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科研价值。原产中国或集中分布于中国的观赏树木类群百余种,可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增长。400多种树木的根、茎、叶、花、果和皮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人类治疗疾病的药源宝库。树木在经济、生态、生产生活等多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研究开发树木信息识别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认识植物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一切理论知识均来源于实践,并在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但人们日常接触了解树木多以网络、书本、课堂学习为主要途径,受到工具和环境的限制,多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树木信息与树木实体分离。
现有的树木信息系统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过分依赖网络,可移动性差,无法实现快速实时查询树木信息;(2)树种信息库庞大冗余,缺乏针对性,且未体现树木地理坐标等实用信息;(3)信息数据没有和树木实体关联起来,缺少信息与树木实体的直接对应辨识,往往是看到树木只能通过简单的标识信息再利用网络或到系统里查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树木信息识别方法,可以快速实时查询树木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树木信息识别方法,包括:扫描树木上的二维码标签;以及对二维码标签解码,以获取树木身份标识信息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对二维码标签解码,以获取树木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该所述树木身份标识信息发送至树木信息管理服务器;以及所述树木信息管理服务器提供与所述树木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
优选地,采用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树木的属性信息、地理信息、生长信息、异常状态信息和养护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以及目标树木的GPS位置信息;根据当前GPS位置信息以及目标树木的GPS位置信息获取到达目标树木的路径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到达目标树木附近。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存目标树木的GPS位置信息。
优选地,获取目标树木的GPS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发送查询目标树木GPS位置信息的请求至GPS位置信息服务器;以及GPS位置信息服务器接收所述查询目标树木GPS位置信息的请求,并查询目标树木GPS位置信息。
优选地,在树木附近,利用二维码标签中的树木身份标识信息区分相邻的树木。
本发明提供的树木信息识别方法,通过二维码技术获取树木的身份标识,根据树木的身份标识获取与之对应的各种信息,可以快速实时的查询树木的属性信息、生长信息、异常状态信息和养护信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GPS定位技术定位到要查询的目标树木,可以查询树木的地理信息,并且区分相邻的树木。本发明将二维码技术与GPS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提供除树木的位置以外的更加丰富的信息,而且改善了树木导航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树木信息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树木信息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