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纤及其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7345.5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济海;彭汐单;杨斌;王华;刘显明;付萍萍;周洋;彭亮;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尾纤及其检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通信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光纤在各种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广泛。在当今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各种终端设备都需要光纤进行信息传播。因此,作为连接光纤与光纤收发器的尾纤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尾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尾纤在PP’方向的切面图。由图1和图2可知,现有的尾纤包括:具有保护层12的光纤11以及设置在所述光纤11两端的连接器13。其中,所述保护层12包括:包围所述光纤11的内护套121,包围所述内护套121的芳纶纱122以及包围所述芳纶纱122的外护套123。
随着光通信网络功能的日益增加,光通信系统的光纤配线架上设置上的光纤条数越来越多,对应的设置的尾纤也越来越多。在对大量尾纤进行辨识时,虽然通过标准化的编号或是标签等手段可以用于区分找到同一光纤的尾纤的两端,但是,辨识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尾纤及其检测器,所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找到同一光纤的尾纤的两端,辨识速度快,且不易出错。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尾纤,该尾纤包括:
设置有保护层的光纤;
设置在所述光纤一端的第一连接指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一指示装置;
设置在所述光纤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指示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指示装置;
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内的导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指示装置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第二指示装置供电的第一输入电极,所述第一输入电极通过所述导线为所述第二指示装置供电;所述第二连接指示装置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第一指示装置供电的第二输入电极,所述第二输入电极通过所述导线为所述第一指示装置供电。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导线包括:
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
其中,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绝缘。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第一输入电极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
其中,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的一个输入端通过弹力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弹力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第二输入电极包括:第三弹片以及第四弹片;
其中,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的一个输入端通过弹力连接;所述第四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弹力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保护层包括:
包围所述光纤的内护套;
包围所述内护套的芳纶纱;
包围所述芳纶纱的外护套。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芳纶纱内。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第一指示装置为发声装置、发光装置与声光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指示装置为发声装置、发光装置与声光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所述第一指示装置与所述第二指示装置均设置有外壳;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装置的外壳与所述第一输入电极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输入电极供电窗口;所述第二指示装置的外壳与所述第二输入电极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输入电极供电窗口。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的第一电池,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指示装置分离,并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池为所述第二指示装置供电。
优选的,在上述尾纤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三弹片与所述第四弹片之间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三弹片与所述第四弹片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二指示装置分离,并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指示装置供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器,用于上述未设置电池的尾纤,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力机构;
与所述弹力结构连接的两个接触弹片;
设置在所述弹力机构内部的电池;
其中,所述弹力机构发生挤压形变时,所述接触弹片与所述电池的电极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输入电极或是第二输入电极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