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焊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7481.4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左其群;王伟;罗泽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富士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碰焊电极。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钢铁的制造工艺及技术。传统的焊接工艺通过焊棒采用单点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两块材料进行焊接时,以筋与板的焊接为例,一次只能对筋的一侧进行焊接,这样在完成焊接时需要对筋的两侧分别操作,这就造成了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来回拉动门极,既费时又费力,操作的效率不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一次操作完成两个侧面的焊接的装置,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碰焊电极,该碰焊电极能够实现一次操作完成对两个侧面的焊接,操作便捷,提高了焊接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碰焊电极,包括:
内部均为中空的阳极壳体与阴极壳体;
安装于所述阳极壳体上的阳极接线柱与安装于所述阴极壳体上的阴极接线柱;
设置于所述阳极壳体上的阳极焊接头。
优选地,所述阳极焊接头位于远离所述阳极接线柱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阳极焊接头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位于同一个侧面。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阳极壳体两个侧面的阳极进水口与阳极出水口;以及与所述阴极壳体两个侧面的阴极进水口与阴极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阳极进水口与所述阳极出水口位于所述阳极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阴极进水口与所述阴极出水口位于所述阴极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阳极壳体与所述阴极壳体的同步装置,该同步装置能够使所述阳极壳体与所述阴极壳体同步运行。
本发明所提供的碰焊电极,包括阳极壳体与阴极壳体,分别在阳极壳体上与阴极壳体上设置接线柱,通过阳极壳体与阴极壳体的相互作用产生高温作用于待焊接的部件,将两个电极分别设置于待焊部件的两侧,操作一次即可完成两个侧面的焊接,使电极沿一个方向走一遍即可,不需要来回拖动,方便了焊接的操作,特别是对于筋与板的连接来说,使其外部的焊点整齐美观,降低了劳动的强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碰焊电极的阳极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碰焊电极的阴极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碰焊电极,该碰焊电极能够在进行一次操作的情况下完成两个焊位的焊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碰焊电极,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碰焊电极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阳极结构的主视图、侧视图与俯视图。图2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碰焊电极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阴极结构的主视图、侧视图与俯视图。
如图中所示,碰焊电极包括内部均为中空的阳极壳体1与阴极壳体2;安装于阳极壳体1上的阳极接线柱11与安装于阴极壳体上的阴极接线柱21;设置于阳极壳体1上的阳极焊接头12。
本发明中的阳极壳体1与阴极壳体2均具体为矩形壳体,内部为中空的设置,内部可以安装其他部件。在阳极壳体1上与阴极壳体2上分别安装阳极接线柱11与阴极接线柱21,通过阳极接线柱11与阴极接线柱21与电源相连接,阳极壳体1与阴极壳体2提供电源,提供焊接的动力。
在阳极壳体1上还设置有阳极焊接头12,通过阳极焊接头12的设置,方便焊接位置狭小的地方,提高焊接的适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阳极焊接头12设置于阳极接线柱11相对的一侧,因为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相当高的温度,将阳极接线柱11与阳极焊接头12的位置设置在间隔较远的地方,避免了高温对阳极接线柱11的损伤,也提高了碰焊电极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富士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富士电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