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花岗岩地层划分对比的面元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7737.1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义;宋来明;范廷恩;王晖;刘振坤;周建楠;聂妍;汤婧;牛涛;董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花岗岩 地层 划分 对比 面元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特别是一种针对花岗岩地层划分对比的面元法。
背景技术
地层作为地质体,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如地质特征(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层里层面特征、古生物化石)、地球物理特征(地磁学特征、地震波反射特征、测井曲线特征、放射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化学元素、分子化石等)和年龄特征等。在不同的地质及资料条件下,往往根据地层各自的特征,来开展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层对比主要应用多井资料进行,即多井对比。多井对比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地层本身具有侧向连续性,但由于井间具有较大的距离(往往数百米以上),难于直接追踪其连续性,可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岩心和测井资料。目前国内基于常规碎屑岩和碳酸盐地层已经探索出了诸如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多套划分对比方法,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及技术手段。近年来,与花岗岩地层相关的石油勘探开发行为日益频繁,但是花岗岩地层发育规律与现有沉积岩地层差异较大,相关地层对比理论和技术很不成熟,致使相关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对地质经验的依赖性非常强,且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明确提出花岗岩地层划分对比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属性信息的针对花岗岩地层划分对比的面元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花岗岩地层划分对比的面元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敏感地震属性选取:通过对目标油田的不同地震属性的比较,选出敏感的地震属性,并计算出敏感地震属性的时间厚度。敏感的地震属性是指能够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属性,其选取标准为井点测井电性参数值与地震属性值相符合;2)垂向等比例划分地震属性体:以目的层顶面为基准面,以三维地震数据采样率作为间隔,向下将敏感地震属性体分为若干小层,分别记为n1,n2,…,ni(1≤i≤+∞);3)提取各小层敏感属性平面图:以所划分的小层为计算单元,计算各小层敏感地震属性值,形成各自小层对应的平面图;4)地层对比面元划分:在底层平面上,以各钻井为中心、以小于四分之一井间距的长度为半径,划分出数量与井相同的面元;5)以面元为范围,进行垂向地层格架划分:在面元范围内,根据各小层自上而下属性变化规律,在垂向上将敏感地震属性特征相似的相邻小层进行合并,形成规模较大的若干大地层F1,F2,…,并记录各井垂向地层分层点,也称作关键分隔点;6)按顺序连接各井关键分隔点,完成地层划分对比:按序连接各井关键分隔点,即完成花岗岩地层划分与对比。
所述步骤5)中,敏感地震属性的特征包括界线深浅、连续性、长度、数量以及分布,对于相邻两层地震属性平面图,若相邻两层属性中的界线深浅、连续性、长度、数量和分布之一的特征比值介于0.7~1.4,即判定两层的敏感地震属性特征相似。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适用于花岗岩储层划分与对比,对使用者几乎无经验要求,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本发明方法实施效率高,应该本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可将现有方法的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P油田的n1小层对应的敏感属性时间切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一种针对花岗岩地层划分对比的面元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P油田为例进行说明):
1)敏感地震属性选取
通过对目标油田的不同地震属性的比较,选出敏感的地震属性,并计算出敏感地震属性的时间厚度。敏感的地震属性是指能够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属性,其选取标准为井点测井电性参数值与地震属性值相符合。
在本实施例中,以P油田为例,选取蚂蚁体属性作为基本分析手段,经过斯伦贝谢公司的商业软件Geoframe软件中LPM模块计算,得到该地震属性体垂向上时间厚度为46ms。
2)垂向等比例划分地震属性体
以目的层顶面为基准面,以三维地震数据采样率作为间隔,向下将敏感地震属性体分为若干小层,分别记为n1,n2,…,ni(1≤i≤+∞)。
在本实施例中,P油田三维地震敏感属性(蚂蚁体属性)数据体采样率为2ms。从花岗岩顶面开始,以2ms为时间间隔,自上而下共划分了n1、n2、……n23等23个平行于顶面的小层。其中,n1为T8~T8+2ms、n2为T8+2~T8+4ms、……、n23为T8+44~T8+46ms范围内地层(T代表地震解释的标准同相轴,T后面的数字代表底层年代,T8代表中生界顶面;对于本实施例P油田而言,其顶面为T8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缘顺向缓倾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震波衰减预测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