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大田棉花种植敏感棉蚜检测鉴别的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8107.6 | 申请日: | 2014-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宁;刘宁;张学涛;高希武;张东海;李芬;马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刘小宁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大田 棉花 种植 敏感 棉蚜 检测 鉴别 方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田害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指示棉花主要害虫棉蚜对化学杀虫剂啶虫脒的敏感性测试技术领域,进一步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简便快速检测出棉蚜对啶虫脒药剂毒性敏感度,安全科学使用药剂防治棉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俗称腻虫、蜜虫、油虫,属同翅目,蚜科,蚜属,是一种世界性害虫,除西藏外,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其中以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发生危害较重。棉蚜的寄主范围广泛,全世界已知寄主植物74 科285 种,我国已记载113 种,其中,越冬寄主主要为木槿、花椒、石榴、鼠李等,夏季寄主有棉花及瓜类、茄科、豆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等。棉蚜的成蚜、若蚜都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苗期受害,棉叶卷缩,棉株生长发育缓慢,中部叶片出现油叶,叶表蚜虫排泄的蜜露常诱发霉菌滋生,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因此棉花生产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转Bt 基因棉花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蚜等刺吸性害虫成为了棉田的主要害虫,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其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严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啶虫脒、吡虫啉。目前,棉蚜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等化学杀虫剂。
在棉蚜对啶虫脒、吡虫啉等化学药剂毒性的敏感性测试方面,目前主要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生物测定法及生物化学法两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测定法,即实验室内将测试药剂按照一定的浓度梯度配制成药液,采集棉田棉蚜带回室内,以点滴法或者药膜法测试不同浓度梯度下的死亡率即死亡虫口数占测试虫口数的比率,以敏感性棉蚜为对照,确认48小时后死亡率达50%时的药剂浓度,计算测试棉蚜及敏感棉蚜在50%死亡率时的浓度比值。根据抗性划分标准:<3倍为敏感、3-5倍为耐药力增加、5-10倍为抵抗、10-40倍为中抗、40-60为高抗、>160倍为极高抗。因此当比值小于10,确认该药剂为棉蚜敏感药剂,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安全使用;该比值达为10-40时,确认该药剂为棉蚜中等敏感药剂,在农业生产中选择性、谨慎使用;在该比值达到40以上时,确认该药剂为棉蚜不敏感药剂,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而生物化学法的靶标单一,选择性更强,但是对仪器设备和人员专业知识、实验技能要求较高,总之两种方法的技术要求均较高,专业性强,耗时长,均难以在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害虫对化学药剂毒性的敏感性测定中现有方法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耗时长而难以在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普及使用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大田棉花种植敏感棉蚜检测鉴别的方法及试剂盒,不仅省略了敏感棉蚜的筛选及敏感性鉴定环节,而且够简便、快速测定测试棉蚜对啶虫脒、吡虫啉药剂的毒性敏感性,并对毒性敏感性进行分级,告知该药剂能否安全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通过野外自然选取棉蚜室内汰选获得敏感品系棉蚜,用0.05%的TritonX-100蒸馏水将啶虫脒液稀释成0.1mg.L-1、0.15mg.L-1、0.2mg.L-1、0.25mg.L-1和0.5mg.L-1不同浓度,以药膜法测试敏感品系棉蚜死亡率,得到其99%死亡率时的药液浓度分别为50mg.L-1,设定剂量为50mg.L-1啶虫脒溶液作为敏感品系棉蚜测试的诊断浓度,以该诊断浓度的2倍剂量作为田间敏感品系棉蚜的区分剂量100mg.L-1;同样的方法获得吡虫啉的区分计量为120 mg.L-1。以区分剂量在长7cm、口径1.5cm玻璃试管中滚膜制成选药试剂盒,滚膜采用将杀虫剂啶虫脒和吡虫啉原药按照区分计量分别稀释成浓度100mg.L-1和120mg.L-1,再分别均匀涂在试管的内表面,试管内表面积为27.5cm2,室温放置晾干,避免太阳直射,每平方厘米管壁的药剂量按照啶虫脒和吡虫啉溶液分别为0.44 μg和0.53μg,之后以硅胶塞封口制成试剂盒;接入棉田测试棉蚜,测定3小时后的死亡率,死亡率超过94%时评价测试棉蚜对啶虫脒为高度敏感,而对吡虫啉,死亡率超过90%时评价测试棉蚜对吡虫啉为高度敏感,否则要加大药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刘小宁,未经新疆大学;刘小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8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