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充冷式车载冷藏箱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8318.X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辉;赵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久鼎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P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承尧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充冷式 车载 冷藏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藏箱,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充冷式车载冷藏箱。
背景技术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l200万吨 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值在100亿美元。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 冷链物流制冷技术体系基础设施薄弱,自动化程度不高,从冷藏运输率看,欧、 美、日等发达国家达80%~90%,我国不足30%。冷链物流环节涉及电、油和水 等基础能源的应用,我国目前建设和使用的冷链设施对节能减排考虑不足,大多 只考虑冷链环节的应用。
目前传统的物流冷藏车发动机必须24小时开机运作以保证冷藏箱体内温 度,能源耗费较高,而且在长途运输情况下,驾驶人员也只能在车内休息无法离 车,同时冷藏运输车辆昂贵的价格和较高的冷冻维修成本也限制了国内冷藏运输 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现行冷链设施的节能改造和新节能技术综合运用,促 进国内冷藏运输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输成本低、冷藏效果 好的可充冷式车载冷藏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充冷式车载冷藏箱, 包括保温箱体、循环风机、可更换的蓄冰球系统和显示控制系统;所述蓄冰球系 统安装于保温箱体内部右端端面,且该蓄冰球系统的下部进风,上部出风;所述 循环风机安装于保温箱体内蓄冰球系统的上部出风口,并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能 使空气从蓄冰球系统的下部流入蓄冰球系统中,并被蓄冰球系统降温后从上部流 出,再被循环风机加压后送到保温箱体的载货部位;所述显示控制系统安装于保 温箱体外。
本发明的保温箱体是带保温性能的被运输的货物的存放空间;循环风机是低 功率的直流风扇,用于保温箱体内空气的强制流动换热;蓄冰球系统设置于保温 箱体内一端,是保温箱体内空气降温的冷源;显示控制系统设置于保温箱体外部, 可显示保温箱体内温度、控制风机的自动运行、监控蓄冰介质的状态并提醒下次 充冷时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车载蓄电池,所述车载蓄电池设置在箱体的外部,所述车 载蓄电池提供循环风机及显示控制系统的所需电力。且该车载蓄电池可以在车辆 运行时由车辆对其充电,即使车辆发动机停止,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风机为低功率直流风扇。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蓄冰球系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相变温度的蓄冰介质,不 仅满足不同运输货物所需的储藏温度,提高运输利用率,而且通过在充冷站更换 蓄冰球,可以确保车辆不运行状态下连续制冷,满足长途冷藏运输的需求;而且 通过设置蓄冰球系统和循环风机可以省略车载制冷压缩机系统的安装,不仅降低 运输过程制冷系统的故障率,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而且还降低了车辆购置成本, 实现冷藏运输的普及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流程图;
图中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 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充冷式车载冷藏箱,包括保温箱体1、循环风机 2、可更换的蓄冰球系统3和显示控制系统4;其中的蓄冰球系统3是专门研发 的一种可方便更换蓄冰介质、改变箱体温度的蓄能系统;该蓄冰球系统3安装于 保温箱体1内部右端端面,且该蓄冰球系统3的下部进风,上部出风;所述循环 风机2安装于保温箱体1内蓄冰球系统3的上部出风口,并在循环风机2的作用 下能使空气从蓄冰球系统3的下部流入蓄冰球系统3中,并被蓄冰球系统3降温 后从上部流出,再被循环风机2加压后送到保温箱体1的载货部位;所述显示控 制系统4安装于保温箱体1外。
还包括车载蓄电池5,所述车载蓄电池5设置在箱体的外部,并提供循环风 机2及显示控制系统4的所需电力。
所述循环风机2为低功率直流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久鼎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久鼎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8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