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客车背门互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9344.4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冯刚;谢辉;李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黎志红 |
地址: | 4015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客车 互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客车背门互换方法,尤其是一种扩大客户选择空间、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的微型客车背门互换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微型客车背门无外乎包括两种背门结构,一种是对开式背门,另一种是掀开式背门,该两种不同开启方式的背门由于自身结构,无法达到保持车身外观造型不变的情况下,即可以安装对开式背门,又可以安装掀开式背门。背门结构主要用于封闭汽车车身后部空间,以及车身尾部的密封。现有技术的对开式背门的铰接板设置在背门侧边,与其对应的侧围D柱上的各铰接块与之对应,同理,掀开式背门的铰接板设置在背门顶部,与其对应的后横梁总成结构上的各铰接块与之对应。
由于上述背门的局限,客户选定一款车型后,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用途选择背门的开启方式,压缩了客户的选择空间。同时,由于两种不同开启方式的背门安装在车身上的侧围D柱结构与后横梁总成结构不同,造成同一款微型客车无法实现两种不同开启方式的背门互换安装,无形中增加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大客户选择空间、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的微型客车背门互换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客车背门互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身尾部的内框上同时设置有侧围D柱和后横梁总成结构;
所述侧围D柱为对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该对开式背门侧围D柱上设置有侧围内板后连接板、流水槽上段、上铰链安装螺母板、对开门限位器安装螺母板、下铰链安装螺母板、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在对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铰接点,该两个铰接点用于铰接对开式背门;
所述后横梁总成结构为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该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上设置有顶盖后横梁上板、顶盖后横梁下板和顶盖后横梁加强板;在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上设置有两个铰接点,该两个铰接点用于铰接掀开式背门;
在掀开式背门的顶部和侧边同时螺栓固定有铰接块,当新车原装有对开式背门,客户又选择需要掀开式背门时,在出厂前工人只需要将掀开式背门侧边的铰接块卸下,然后通过顶部的铰接块直接安装在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上便实现了掀开式背门与开式背门的互换;
在对开式背门的顶部和侧边同时螺栓固定有铰接块,当新车原装有掀开式背门,客户又选择需要对开式背门时,在出厂前工人只需要将对开式背门顶部的铰接块卸下,然后通过侧边的铰接块直接安装在对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上便实现了开式背门与掀开式背门的互换。
由于上述方法,同一款车型情况下,完全将现有掀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和后横梁总成结构替换成对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和后横梁总成结构,有效降低了研发和模具成本,同时相同车身造型情况(即车身造型不变),通过局部替换侧围D柱与后横梁总成结构上的零部件,以达到掀开式背门与对开式背门均可安装的效果,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与需求选择不同的背门开启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微型客车背门互换方法,其中:在车身尾部的内框上同时设置有侧围D柱和后横梁总成结构;
所述侧围D柱为对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该对开式背门侧围D柱上设置有侧围内板后连接板、流水槽上段、上铰链安装螺母板、对开门限位器安装螺母板、下铰链安装螺母板、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在对开式背门用侧围D柱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铰接点,该两个铰接点用于铰接对开式背门;
所述后横梁总成结构为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该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上设置有顶盖后横梁上板、顶盖后横梁下板和顶盖后横梁加强板;在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上设置有两个铰接点,该两个铰接点用于铰接掀开式背门;
在掀开式背门的顶部和侧边同时螺栓固定有铰接块,当新车原装有对开式背门,客户又选择需要掀开式背门时,在出厂前工人只需要将掀开式背门侧边的铰接块卸下,然后通过顶部的铰接块直接安装在对开式背门用后横梁总成结构上便实现了掀开式背门与开式背门的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9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