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淬火油快速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9369.4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龙;王继良;王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淬火 快速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温淬火油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淬火油要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才能使高温金属零件迅速较好的冷却,并取到良好的淬火性能。由于淬火零件温度一般在600~1000℃,淬火后淬火油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到60~90℃,因此,淬火油须冷却后才能再次淬火。但是,淬火油在油池中的冷却速度十分缓慢,一般6~12小时,这极大影响了金属零部件淬火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降温速度快、避免因淬火油温度过高影响金属零件淬火性能的高温淬火油快速冷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淬火油快速冷却装置,设有淬火油池,其特征在于设有散热油箱、冷却油输出管道、冷却油输入管道和油泵,所述散热油箱位于淬火油池上部一侧,所述散热油箱内部设有隔板,以使散热油箱形成两个储油腔,所述两个储油腔底部分别设有出油阀门,上端分别设有进油阀门,两个出油阀门分别经冷却油输入管道与淬火油池相连通,两个进油阀门分别经冷却油输出管道与淬火油池相连通,所述冷却油输出管道上设有油泵,以利于通过油泵快速将淬火油池内的高温油输出散热油箱的一储油腔中。
本发明可在散热油箱外壁设有散热片,以利于进一步加快淬火油的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淬火油通过油箱及散热片快速降温,不需要使用水冷却机或风冷却机,则装置成本低,日常成本经济又环保;高温淬火油是在油箱中冷却,而油池中同时注入淬火油,避免了等待油缓慢冷却的过程,而且不妨碍下次淬火操作的进行,极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每次淬火油温度足够低,从而保证了金属零件淬火的质量,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降温速度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储油腔1、2、进油阀门3、4、出油阀门5、6、油泵7、淬火油池8、冷却油输出管道9、冷却油输入管道10、散热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高温淬火油快速冷却装置,设有淬火油池8,其特征在于设有散热油箱、冷却油输出管道9、冷却油输入管道10和油泵7,所述散热油箱位于淬火油池8上部一侧,所述散热油箱内部设有隔板,以使散热油箱形成两个储油腔1、2,所述两个储油腔1、2底部分别设有出油阀门5、6,上端分别设有进油阀门3、4,两个出油阀门5、6分别经冷却油输入管道10与淬火油池8相连通,两个进油阀门3、4分别经冷却油输出管道9与淬火油池8相连通,所述冷却油输出管道9上设有油泵7,以利于通过油泵7快速将淬火油池8内的高温油输出散热油箱的一储油腔1或2中。
本发明可在散热油箱外壁设有散热片11,以利于进一步加快淬火油的冷却。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金属零件淬火一段时间后,淬火油池8中的淬火油温度较高时,打开进油阀门4,通过油泵和冷却油输出管道将高温淬火油输入到散热油箱的储油腔1中并通过散热片对储油腔1中的油进行快速冷却,当淬火油池中的油抽干后,进油阀门4关闭,在打开出油阀门5将散热油箱中的储油腔2中的低温淬火油注入到淬火油池8中,注入完毕,即可以进行下次的零件淬火操作。每次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油池中淬火油的快速冷却,提高淬火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淬火油通过油箱及散热片快速降温,不需要使用水冷却机或风冷却机,则装置成本低,日常成本经济又环保;高温淬火油是在油箱中冷却,而油池中同时注入淬火油,避免了等待油缓慢冷却的过程,而且不妨碍下次淬火操作的进行,极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每次淬火油温度足够低,从而保证了金属零件淬火的质量,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降温速度快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9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