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1189.X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4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覃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0 | 分类号: | H04N13/20;H04N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顾珊;陈轶兰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装置 微透镜阵列 图像处理单元 显示屏 成像单元 成像 立体效果 内容投射 入射方向 图像显示 形状目标 光路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隐形装置,该光学隐形装置沿光路入射方向依次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微透镜阵列、成像单元、显示屏和用于将所述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投射到外部的第二微透镜阵列,还包括有图像处理单元。此外还提供了另一种光学隐形装置,该光学隐形装置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用于成像的第一微透镜阵列、第一成像单元、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第一显示屏和第二微透镜阵列、以及位于第二侧的第三微透镜阵列、第二成像单元、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第二显示屏和第四微透镜阵列。本发明的光学隐形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目标物的隐形装置且图像显示具有立体效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隐形装置。
背景技术
隐形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渐渐的为人们所知,特别在军事领域,隐形技术应用得最为广泛。在光学隐形方面,现有的隐形技术主要还是军事迷彩等,但随着背景环境的改变,这种技术将不再具有隐形效果,因此这只是一种伪装技术。还有一种是通过光纤将光线从一侧引导到另一侧,从而绕过中间的物体,该方式对光纤的工艺要求较高,并且需要数量庞大的光纤,复杂度较高容易受到干扰。另外有一种隐形装置,它通过简单的摄像头和显示屏,将一侧的物体拍下后显示在另一侧,现有的显示屏为硬屏幕,缺乏立体感,隐形效果不佳,无法适应不同形状的物质。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立体效果图像显示且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目标物的光学隐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隐形装置,该光学隐形装置沿光路入射方向依次包括:用于成像的第一微透镜阵列、成像单元、显示屏和用于将所述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投射到外部的第二微透镜阵列,还包括有图像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用于聚焦外部实景的光束;成像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用于将第一微透镜阵列收集到的光信号感光成像;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成像单元感应的图像数据以获得不同景深的实景图像,并将所述实景图像呈现到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屏布置在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用于呈现经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像;第二微透镜阵列用于将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投射到外部。
将需要隐形的目标位于所述成像单元和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成像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所述显示屏之间的信号或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互传输。
此外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光学隐形装置,该光学隐形装置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用于成像的第一微透镜阵列、第一成像单元、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第一显示屏和第二微透镜阵列、以及位于第二侧的第三微透镜阵列、第二成像单元、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第二显示屏和第四微透镜阵列。
其中,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用于聚焦来自第一侧外部实景的光束;所述第一成像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用于将第一微透镜阵列收集到的光信号感光成像;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成像单元感应的图像数据以获得不同景深的实景图像,并将所述实景图像呈现到所述第二显示屏上;所述第一显示屏用于呈现经第二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像;所述第二微透镜阵列用于将第一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投射到第一侧的外部。
所述第三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用于聚焦来自第二侧外部实景的光束;所述第二成像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三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用于将第三微透镜阵列收集到的光信号感光成像;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成像单元感应的图像数据以获得不同景深的实景图像,并将所述实景图像呈现到所述第一显示屏上;所述第二显示屏用于呈现经第一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像;所述第四微透镜阵列用于将第二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投射到第二侧的外部;
将需要隐形的目标位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一成像单元、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成像单元、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信号或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互传输。
优选地,其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形状为圆形、正六边形或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1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机双目视觉传感器及其调试方法
- 下一篇: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