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1816.X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振国;朱刚;张春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整机 行波 工作 性能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带有连接通道的转动柱;所述外壳内所述转动柱顶端设有驱动转动柱转动使连接通道与输入口及任一输出口连通的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为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转动柱上设有第二通道;两个输出口为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柱及第二转动柱之间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输入口及第一输出口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二通道和输入口、第一通道、连接口及第二输出口依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外壳内的盖板,所述第一转动柱及第二转动柱上均设有和盖板通过轴承连接的上部杆;所述盖板上设有励磁线圈,所述上部杆上设有永磁体,所述盖板上设有限制永磁体转动位置的定位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的圆弧角度为90°;所述定位销为两个,两个定位销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永磁体为两个,两个永磁体对称设在上部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柱及第二转动柱底端均设有下部杆,所述下部杆和外壳通过轴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所述下部杆的底端设有有机玻璃板,所述下部杆底端端面设有一字型标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板通过外壳上的定位台阶及设在机玻璃板下方的定位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直径大于一字型标记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两个安装所述第一转动柱及第二转动柱的腔体,所述连接口连通两个腔体。
9.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口、两个输出口、连接口、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10.一种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过程为:
励磁线圈通正直流电,永磁体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柱及第二转动柱转动,一永磁体转动至和一定位销紧密接触;第二通道和输入口、第一通道、连接口及第二输出口依次连通,第二输出口上接雷达的天线,整机正常工作;
励磁线圈通负直流电,永磁体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柱及第二转动柱向相反方向转动,另一永磁体转动至和另一定位销紧密接触;第一通道和输入口及第一输出口相连通,第一输出口上接假负载,实现整机上行波管工作性能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18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测作物收割进度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雷达前端模块及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