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样品中多氯萘和多氯联苯的选择性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2571.2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金静;李芳;陈吉平;倪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样品 中多氯萘 多氯联苯 选择性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发一种固相萃取复合柱,用于复杂样品中的多氯萘和多氯联苯选择性净化。通过调变固相萃取过程中淋洗和洗脱步骤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实现复杂样品提取液中多氯萘和多氯联苯的选择性分离,同时还可以消除脂类、硫、短链氯化石蜡和色素等的基质干扰。
背景技术
多氯萘(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PCNs)作为多种同族体的混合物进行商业生产。1970年代,多氯萘成为大量使用的化学品。据估计,当时全球的多氯萘产量为15000公吨,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涂料和机油的添加剂,以及电缆绝缘和电容器中。1980年代,在欧洲经委会区域已停止生产。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sphenyls,PCBs)是一类以联苯为原料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温氯化生成的氯代芳烃。根据其取代位置和氯原子数目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类物和异构体。其中,共平面分子结构的PCBs共有12种异构体,其毒性与PCDD/Fs很相似。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如变压器、电容器设备的绝缘油,液压系统的传压介质,导热系统的热载体以及润滑油、涂料、粘合剂、印刷油墨、树脂、橡胶、石蜡的添加剂等。
由于多氯萘和多氯联苯使用范围较广,并且表现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生物累积性和长距离迁移等特性,现已成为环境广泛存在的污染物,并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两种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工业商品中的污染水平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多氯萘和多氯联苯的检测主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如高分辨气相色谱-低分辨质谱和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其检测灵敏度受基质干扰较为严重。选择性高的净化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基质的干扰,如多层硅胶柱结合氧化铝柱。但此净化方法操作过程复杂,耗时耗力,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开发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有机消耗量小的选择性净化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操作简单、选择性高、有机溶剂消耗量少、成本低的方法,可用于复杂样品中多氯萘和多氯联苯的选择性净化。不仅可以达到有效消除基质中脂类、硫、短链氯化石蜡、色素等的干扰,还可以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消耗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开发一种新型的固相萃取复合柱,以此复合柱对复杂样品提取液进行固相萃取,通过调变淋洗和洗脱过程中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实现多氯萘和多氯联苯的选择性净化。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氧化镁和氧化铝填装在固相萃取柱中,氧化镁在上层,氧化铝在下层。先用正己烷对该复合固相萃取柱进行平衡,然后将复杂样品提取液进行上样,待上样溶液下液面与固相萃取上层晒斑相切时,使用正己烷淋洗固相萃取柱,收集馏分1,再使用体积比为95:5的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对固相萃取柱上保留的多氯萘和多氯联苯进行洗脱,收集馏分2。馏分2经浓缩后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检测。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固相萃取复合柱,该柱相对于多层硅胶和氧化铝柱而言,用量少,填装简单;
(2)通过简单的固相萃取可实现复杂样品提取液中脂类、硫、短链氯化石蜡、色素等干扰物的有效去除;
(3)该方法将杂质的去除与多氯萘、多氯联苯的选择性分离整合起来,净化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不仅可以达到有效消除基质中脂类、硫、短链氯化石蜡、色素等的干扰,还可以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消耗量。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净化效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方法,松针样品提取液净化前后的凝胶渗透色谱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对松针提取液进行净化后,所得馏分与提取液的颜色对比图。
图3为同一样品提取液经过三种净化方法(1.本发明方法,2.凝胶渗透色谱法,3.多层硅胶和氧化铝柱净化)处理后,所得溶液的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的氧化镁微球(Zhang,Z.P.;Zheng,Y.J.;Chen,J.P.;Zhang,Q.;Ni,Y.W.;Liang,X.M.Adv.Funct.Mater.2007,17,2447-2454)是以硝酸镁和无水碳酸钾为反应物,以多聚磷酸钠为致孔剂,以碱式碳酸镁为晶种采用晶种诱导法制备的单分散、介孔氧化镁微球。氧化铝为市售吸附剂。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2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