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2858.5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鲁先龙;郑卫锋;满银;苏荣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窄基塔单桩墩式 基础 | ||
1.一种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式自稳基础包括单桩基础、墩台、小立柱(11),所述单桩的上端插入到所述墩台的中心处,所述小立柱(11)固定于所述墩台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桩基础由单桩(33)和单桩主筋(55)组成,所述单桩主筋(55)纵向固定于所述单桩(33)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桩(33)的直径为1m-1.8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为圆形墩台(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墩台(22)的直径不大于2.5m,厚度为0.5m-1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外表面设置有墩台钢筋(77),所述墩台钢筋(77)固定于所述墩台的外表面且与所述单桩主筋(55)连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立柱(11)包括立柱钢筋(66)和地脚螺栓(44),所述立柱钢筋(66)固定于所述小立柱(11)的外表面且与所述墩台钢筋(77)连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立柱(11)为四个,其圆心与所述圆形墩台(22)的圆心互成90°均匀固定在所述圆形墩台(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立柱(11)为宽度或者直径是0.6m-1m的正方形或者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立柱(11)的高度不超过1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桩基础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其包括:同一竖直方向上从上至下设置的掏挖基础(1)和岩石嵌固基础(2);所述掏挖基础(1)与岩石嵌固基础(2)和其上设有地脚螺栓(3)的钢筋网笼(4)嵌固整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掏挖基础(1)由圆柱形基础主柱(1-1)和圆台形的基础底盘(1-2)构成;所述基础主柱(1-1)上部露出地表层,基础底盘(1-2)下部联接圆台型的岩石嵌固基础(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3)自上而下贯穿于掏挖基础(1)和岩石嵌固基础(2)及钢筋网笼(4)内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3)的长度大于掏挖基础(1)与岩石嵌固基础(2)的高度之和,地脚螺栓(3)上部设置有垫圈、锁紧螺母及混凝土封闭帽(5),下部设置有弯钩(3-1)或焊接有锚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笼(4)由竖直方向的主筋(4-1)、水平方向外圈箍筋(4-2)和水平方向内圈箍筋(4-3)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电线路窄基塔单桩墩式自稳基础,其特征在于,钢筋网笼(4)为由竖直方向的所述主筋(4-1)和水平方向的外圈箍筋(4-2)和内圈箍筋(4-3)构成的圆柱形;所述主筋(4-1)均匀设置在所述一个外圈箍筋(4-2)和内圈箍筋(4-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28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及雷击故障类型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