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4065.7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骏宏;游皇文;王兴艳;徐跃鑫;程厚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F5/14 | 分类号: | C01F5/14;C01F11/18;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矿 原料 循环 法制 氢氧化镁 碳酸钙 分离 磷矿 方法 | ||
1.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煅烧:磷尾矿在850~1050℃温度下煅烧,煅烧后磷尾矿中钙和镁分解为氧化钙和氧化镁,在此温度下磷灰石不分解;(2)消化:煅烧后的磷尾矿,用氯化铵溶液消化,得到消化液,此时氧化钙和氧化镁被水消化转成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3)铵解:加热消化液至沸,蒸出氨气,同时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钙和氯化镁,存在溶液中;(4)过滤:铵解结束后过滤分离,滤渣即为磷精矿,滤液即为氯化钙和氯化镁溶液;(5)制碳酸钙:氯化钙和氯化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氨气或氨水,控制好PH,析出碳酸钙沉淀;(6)过滤:过滤分离得到碳酸钙固体,滤液即为氯化铵、氯化镁和少量氯化钙的溶液;(7)制氢氧化镁:分离碳酸钙后的滤液,加入氨水或氨气,析出氢氧化镁沉淀;(8)过滤:过滤分离得到氢氧化镁固体,滤液为氯化铵溶液并仍含有氯化镁以及氯化钙,继续循环使用;(9)烘干及精制:得到的碳酸钙及氢氧化镁,经过烘干即为成品,或进行更进一步的精制。
2.权利要求1的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尾矿为磷矿在选矿过程中获得高品位五氧化二磷精矿后排放的低品位五氧化二磷的尾矿,该磷尾矿在干燥状态下含有P2O5为2%~10%,MgO为15%~22%,CaO为28%~42%。
3.权利要求1的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氨循环使用,仅须补充少量损失的氨。
4.权利要求3的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析镁和碳化阶段的氨来自于蒸氨阶段所释放的氨气,蒸氨阶段所需要的氯化铵来自母液。
5.权利要求1的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仅须补充少量损失的二氧化碳或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维持二氧化碳的平衡。
6.权利要求5的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阶段需要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煅烧阶段所释放的二氧化碳。
7.权利要求1的以磷尾矿为原料用氨循环法制取氢氧化镁、碳酸钙并分离出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同时制得氢氧化镁、碳酸钙两个产品并获得磷精矿,实现尾矿中钙、镁、磷三种元素的同步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未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40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粉状蓝藻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安全式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