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氯化钛生产中用的收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44131.0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泽;李斗良;张履国;赵以容;杨光艳;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生产 中用 收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四氯化钛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沸腾氯化生产四氯化钛过程中用的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四氯化钛大多采用流态化氯化即沸腾氯化方法,利用流动流体(氯气)的作用,将固体颗粒悬浮起来,使气-固间或液固间相互接触发生反应,在这种氯化反应过程中,有一小部分颗粒来不及反应,随四氯化钛气流由氯化炉进入收尘器,收尘器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氯化炉逸出的高温炉气中悬浮颗粒杂质,对此进行气固分离操作。现常采用的分离沉降设备主要有隔板收尘器(又分为重力收尘器和旋风收尘器),它是靠从氯化炉出来的微小颗粒利用自身的重力进行沉降,沉降到收尘器底部,然后进行排渣处理,但由于收尘器底部温度低于四氯化钛的沸点温度,部分四氯化钛气体发生冷凝,冷凝后的四氯化钛随固体颗粒一起沉降到收尘器底部,四氯化钛液体与收尘渣混合后产生“泥浆”,排渣时,因“泥浆”的为糊状,排渣困难,增大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排出的渣中含有大量的四氯化钛,不但造成四氯化钛的极大浪费,且严重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氯化钛生产中用的收尘装置,利用本装置在氯化除尘工序可提高收尘效率,减少四氯化钛的浪费,改善环境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四氯化钛生产中用的收尘装置,主要由进料口、出料口、收尘器组成,收尘器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收尘器下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部依次设有法兰、密封垫、盲板,所述收尘器下部的锥形结构外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收尘器的上部为圆筒体、下部为圆锥体结构。
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为电阻丝。
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四氯化钛从进料口进入收尘器后,四氯化钛中的颗粒以自重开始沉积在收尘器的底部,同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颗粒中夹杂的四氯化钛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升华,收尘渣中就不含有四氯化钛,当收尘渣达到一定量后,打开盲板排出收尘渣即可。
利用本发明的收尘器底部加热装置,在四氯化钛生产时,提高了四氯化钛与收尘渣的分离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收尘器底部进行加热,解决了现有收尘器四氯化钛与收尘渣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收尘渣排放时四氯化钛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其优点具体有:
1、克服了四氯化钛生产过程中除尘时,因收尘器底部温度低于四氯化钛沸点,四氯化钛冷凝后与收尘渣混合呈糊状“泥浆”很难排出的难题。
2、减少了四氯化钛的浪费,氯化泥浆中的四氯化钛含量由原来的20%左右减少到现有的1%左右(按收尘渣排出量计)。
3、因分离效率高,减少了四氯化钛随炉渣排出对环境造成影响。
4、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一种四氯化钛生产中用的收尘装置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出料口、3-收尘器、4-加热装置、5-法兰、6-密封垫、7-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发明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四氯化钛生产中用的收尘装置,主要由进料口1、出料口2、收尘器3组成,收尘器3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料口1、出料口2,收尘器3下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部依次设有法兰5、密封垫6、盲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器3下部的锥形结构外设有加热装置4。
进一步地,所述收尘器3的上部为圆筒体、下部为圆锥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4的加热元件为电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4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