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13钢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4177.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国凯畅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C21D6/00 | 分类号: | C21D6/00;C21D1/32;C21D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13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H13钢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H13钢热处理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H13钢热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13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热处理,首先进行进行重新退火;
2)、等温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60~890℃加热保温2h,降温到740~760℃等温4h,炉冷到500℃左右出炉;
3)、淬火及回火,加热温度1020~1050℃,油冷或空冷,硬度54~58HRC;要求热硬性为主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加热温度1050~1080℃,油冷,硬度56~58HRC;
回火应进行两次,在500℃回火时,出现回火二次硬化峰,回火硬度最高,峰值在55HRC左右,回火工艺应避开500℃左右为宜。淬火加热应进行两次预热(600~650℃,800~850℃),以减少加热过程产生热应力;
4)、化学热处理,H13钢若进行气体渗氮或氮碳共渗使模具进一步强化,但其氮化温度不应高于回火温度。
进一步,所述的回火温度为:530~560℃,硬度48~52HRC。
进一步,所述的回火温度为:回火温度560~580℃;硬度47~49HRC。
进一步,所述的回火温度为:540~6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H13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热处理,首先进行进行重新退火。
2)、等温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60~890℃加热保温2h,降温到740~760℃等温4h,炉冷到500℃左右出炉。
3)、淬火及回火,加热温度1020~1050℃,油冷或空冷,硬度54~58HRC;要求热硬性为主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加热温度1050~1080℃,油冷,硬度56~58HRC。
推荐回火温度:530~560℃,硬度48~52HRC;回火温度560~580℃;硬度47~49HRC。
回火应进行两次。在500℃回火时,出现回火二次硬化峰,回火硬度最高,峰值在55HRC左右,但韧性最差。因此,回火工艺应避开500℃左右为宜。根据模具的使用需要,在540~620℃范围内回火较好。
淬火加热应进行两次预热(600~650℃,800~850℃),以减少加热过程产生热应力。
4)、化学热处理H13钢若进行气体渗氮或氮碳共渗可使模具进一步强化,但其氮化温度不应高于回火温度,以保证心部强度不降低,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国凯畅机床厂,未经重庆金国凯畅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4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