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精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4390.3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9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国凯畅机床厂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B2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精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辊精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轧辊精加工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轧辊精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轧辊精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毛坯中心孔;毛坯中心孔以辊身为基准,在浇口端定中心,用钻床和镗床打中心孔,用于粗车。
2)、粗加工
2.1)轧辊粗车时先在车床上用四爪卡盘夹住冒口端,尾座顶尖顶住中心孔,以辊身为基准校正、夹紧。
2.2)用自制割刀割下冒口和下头颈多余部分,上、下头颈长度各留5mm余量。
3)、精加工
3.1)用三爪(或四爪)夹住辊颈一端,另一端用中心架托住然后按图纸所示的轧辊总长度加工两端中心孔,若两端中心有螺孔的必须同时打好孔,以备加工螺孔。
3.2)采用两顶尖方法加工轧辊平面和两头颈。两头颈直径留0.5-0.8mm余量,两头颈辊颈台阶用钢直尺和样板测量。
3.3)对于两端(或一端)中心孔有螺纹的采用一夹一顶方法加工(用攻头攻)。
3.4)中心孔加工结束后,对轧辊进行半精车,需要磨的档子,留0.5-0.7mm的余量。
4)、粗精刨
刨轧辊扁头。在B-690刨床上,刨到图纸所需的尺寸。当中分粗刨和精刨。粗刨时留0.5mm余量。
5)、精铣
用V型紧箍支座和用与产品相同规格的铣刀,铣两辊颈键槽。
6)、辊套加工外圆留5-7mm的余量,两端面公差控制在+-0.5,平面上没有台阶。
7)、内孔精镗时,和轴辊的过盈量要控制在0.08-0.1之间,加工时分粗镗和精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轧辊精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毛坯中心孔;毛坯中心孔以辊身为基准,在浇口端定中心,用钻床和镗床打中心孔,用于粗车。
2)、粗加工
2.1)轧辊粗车时先在车床上用四爪卡盘夹住冒口端,尾座顶尖顶住中心孔,以辊身为基准校正、夹紧。
2.2)用自制割刀割下冒口和下头颈多余部分,上、下头颈长度各留5mm余量。
3)、精加工
3.1)用三爪(或四爪)夹住辊颈一端,另一端用中心架托住然后按图纸所示的轧辊总长度加工两端中心孔,若两端中心有螺孔的必须同时打好孔,以备加工螺孔。
3.2)采用两顶尖方法加工轧辊平面和两头颈。两头颈直径留0.5-0.8mm余量,两头颈辊颈台阶用钢直尺和样板测量。
3.3)对于两端(或一端)中心孔有螺纹的采用一夹一顶方法加工(用攻头攻)。
3.4)中心孔加工结束后,对轧辊进行半精车,需要磨的档子,留0.5-0.7mm的余量。
4)、粗精刨
刨轧辊扁头。在B-690刨床上,刨到图纸所需的尺寸。当中分粗刨和精刨。粗刨时留0.5mm余量。
5)、精铣
用V型紧箍支座和用与产品相同规格的铣刀,铣两辊颈键槽。
6)、辊套加工外圆留5-7mm的余量,两端面公差控制在+-0.5,平面上没有台阶。
7)、内孔精镗时,和轴辊的过盈量要控制在0.08-0.1之间,加工时分粗镗和精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国凯畅机床厂,未经重庆金国凯畅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4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座毛坯锻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芯盖板焊接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