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升柱升梁组合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4468.1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王威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5/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升柱升梁 组合 框架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升柱升梁组合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形式存在多种多样,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等,其中框架结构较为常见。但是,由于目前框架结构多采用现浇形式,该施工形式所有工程工序均在现场制作加工,具有建筑用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人员高层作业周期长和工程造价高等不足。
在公告号为CN1121539C、公告日为2003年9月17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双向密肋楼盖板柱结构逐层升板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的技术原理为:无粘结预应力双向密肋楼盖板柱结构逐层升板施工方法是用下一层楼板作为底模,制作上一层楼板,并随即提升到位的施工方法。应先平整地面,在地面上制作第一层楼板,达到提升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即提升到第一层高度,再在第一层楼板上制作第二层楼板并提升到第二层高度,如此类推。
上述施工方法的缺点在于:提升机所提升的为各层楼板,而且上层楼板的制作需要依赖于其下一层楼板的凝固,具有施工进度慢、施工周期长等缺点,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制升柱升梁组合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现浇模板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筑用地,促进建筑产业化生产。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预制升柱升梁组合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挖基坑,浇筑钢筋砼基础;
(2)平整地坪,安放各层预制砼梁;
(3)插入钢管套柱,作好钢管套柱与基础的固接;
(4)吊车就位,逐段拔升内层钢管套柱至其设计高度;
(5)浇筑钢管套柱内的混凝土;
(6)提升机就位,自上向下逐层等步距同步提升预制砼梁至各层的设计高度;
(7)制作各层预制砼梁的钢结构柱帽;
(8)吊装各层叠合板;
(9)将叠合板与预制砼梁搭接固定;
(10)以预制叠合板为底模进行楼板的浇筑。
上述预制砼梁为预制预留柱孔连续梁,所述钢管套柱穿过各层预制砼梁上的预留柱孔。
上述叠合板为预制预应力叠合板。
上述钢管套柱提升过程中,上下相邻两节钢管套柱之间由定位销临时固定,相邻两节钢管套柱的搭接处对应设置有可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销孔。
上述预制砼梁固定在各段钢管套柱的两端之间,且预制砼梁的各提升点提升高低差小于10mm。
上述钢管套柱上在各层预制砼梁的底面标高处预埋有空心管,预制砼梁提升过程中,各提升点同步提升,提升就位后在空心管内插入定位销对预制砼梁进行临时固定。
上述钢管套柱的底端与基础采用埋入式柱脚连接方式。
上述预制砼梁通过柱帽与钢管套柱固定连接,所述柱帽包括与钢管套柱焊接的加劲肋及与加劲肋上端焊接的环形承台板,所述环形承台板的内侧面与钢管套柱焊接。
上述步骤(2)中,各层预制砼梁之间由垫板隔开。
上述柱帽的制作步骤为:
(1)四块钢板沿钢管套柱的外周呈十字交叉摆放;
(2)将四块钢板与钢管套柱焊接固定;
(3)在四块钢板顶面焊接一圈环形承台板;
(4)环形承台板7与钢管套柱1之间焊接固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预制升柱升梁组合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中,钢管套柱、预制砼梁和叠合板可以完全实现工厂产业化生产,节约建筑用地,减少模板消耗,降低工程造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速度和生产质量,且可以通过升柱升梁快速构建结构框架,然后吊装叠合板进行结构重组,能够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这种结构体系可广泛应用于五层以下的住宅楼、办公楼、商住楼、厂房、库房及车站等。此外,该方法的施工进度不依赖于楼板的施工,在该框架结构组装完成后进行叠合楼板的浇注,较现有技术而言,采用该框架结构进行叠合楼板浇注时,各层楼板的施工可同时进行,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速度,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管套柱的提升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管套柱的临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为柱帽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4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剪力墙的模板支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支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