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淋水器自动加水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6135.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金利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 | 分类号: | F16K11/04;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淋水器 自动 水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气压淋水器装置,特别是汽车淋水器加水装置。
目前,汽车使用的气压淋水器这样加水:先关闭从减压阀进入淋水器桶的气路开关,再打开淋水器桶的排气开关和淋水器桶的进水开关,气压排完后,将加水站的加水管套入加水口加水。待水加满后,拔掉加水站的加水管,关闭淋水器桶的进水开关和淋水器桶的排气开关,然后打开从减压阀进入淋水器桶的气路开关。这种加水方法操作繁琐、不简便。由于加水装置结构所限,其闸阀多,而且使用频繁,闸阀不耐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的气压淋水器加水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壳体、加水口、进气口和出水口,壳体内的水通道形成水阀腔,气通道形成气阀腔,壳体分别对应形成水阀壳体和气阀壳体。其关键技术是加水口包括第一加水口和第二加水口,在两加水口之间的水阀壳体上安装进水阀门;在水阀腔的另一端水阀壳体上设有限压阀;在位于出水口的壳体上设有缸筒,在缸筒顶端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阀门;气阀腔的中部是排气阀口,在排气阀口与进气口之间的腔体内设有排气阀门,排气阀门一端通过连接弹簧连接进气阀芯,排气阀门另一端通过中心轴连接水阀活塞,水阀活塞包括圆台和活塞体,圆台与壳体之间装设隔腔皮碗,活塞体位于缸筒内;在位于排气阀门处的壳体上开有进排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合理,加水时只需将加水站的加水管套入自动加水阀的加水口加水,加水管出口的喷水有一定的水压,把此压力转换为可控制淋水器桶进气和排气的操纵力,节省人力操纵,加水方法简便。
2、由于其结构简单、合理,加水方法简便,不用闸阀,使得加水阀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心轴支撑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3,本发明包括壳体、加水口、进气口1和出水口16,壳体内的水通道形成水阀腔19,气通道形成气阀腔26,壳体分别对应形成水阀壳体13和气阀壳体2。其关键技术是加水口包括第一加水口23和第二加水口24,在两加水口之间的水阀壳体上安装进水阀门21;在水阀腔19的另一端水阀壳体上设有限压阀10;在位于出水口16的壳体上设有缸筒17,在缸筒17顶端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阀门14;气阀腔26的中部是排气阀口5,在排气阀口5与进气口1之间的腔体内设有排气阀门4,排气阀门4一端通过连接弹簧3连接进气阀芯30,排气阀门4与进气阀芯30装连接弹簧处有倒扣,使连接弹簧能压能拉。排气阀门4另一端通过中心轴8连接水阀活塞,水阀活塞包括圆台11和活塞体34,圆台11与壳体之间装设隔腔皮碗25,活塞体34位于缸筒17内;在位于排气阀门4处的壳体上开有进排气口28。
所述进水阀门21用圆销22活动连接。
所述进水阀门21用圆销22活动连接。
在位于排气阀门4处的气阀壳体2上沿圆周方向设有通气孔27。
在位于进气口1处的壳体与排气阀门4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29。
所述中心轴8由支撑环7支撑,支撑环7由位于排气阀口5处的支撑体31支撑。
在位于限压阀10处的壳体上设有第一导向柱32对限压阀10进行导向,限压阀10由限压弹簧12限位,限压弹簧12由定位销33定位。
在缸筒17内壁设有第二导向柱18,使水阀活塞运动至离开缸筒17后,水阀活塞能准确回位。
所述出水阀门14由限位弹簧15限位,限位弹簧15由定位销定位。
隔腔皮碗25为软橡胶制作,用于隔开水阀腔19与气阀腔26,隔腔皮碗25与水阀活塞用卡簧9固定。
进水阀门21、出水阀门14、排气阀门4的密封面都设有橡胶垫20,保证了密封性。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安装时加水阀的出水口16装于淋水器桶的进水口,进气口1与减压阀的出口连接,进排气口28与淋水器桶的进排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金利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金利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