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硬化的混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6234.0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凯;杨建泉;陈庚;周振瑜;简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席勇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硬化的混砂系统。
背景技术
冷芯盒制芯机的工艺要求是用原砂加入相应比例的混合树脂,通过混砂机将砂搅拌均匀后通过射砂机射砂成型。目前使用的整个树脂加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树脂桶、树脂缸、混砂机,其中树脂桶为存放树脂的塑料容器,树脂缸为测量并将树脂从树脂桶输送到混砂机的装置,混砂机为搅拌原砂的设备。
树脂缸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两个气动角座阀控制树脂从树脂桶吸入树脂缸,再注出到混砂机,其推动缸为一个小型的液压推动缸。液压缸前段连接有一个活塞,活塞在一个通过骨架密封密闭良好的量筒内通过液压缸推动而前后移动。当吸树脂时,即树脂从树脂桶吸入到树脂缸内,连接到混砂机的气动角座阀关闭,连接到树脂桶的气动角座阀打开,液压缸由伸到最顶端收缩到最底端,这样一来整个密闭的树脂缸内就装满了树脂。当注出树脂时,连接到树脂桶的气动角座阀关闭,连接到混砂机的角座阀打开,液压缸由最低端开始推动树脂缸活塞伸出,再利用线性传感器控制液压缸伸出的距离控制需要注出的量达到注出树脂过程。当注出的量达到后,连接到混砂机的气动角座阀关闭,同时连接到到树脂桶的角座阀打开,液压缸再次收缩到最低端,完成树脂的吸入到树脂缸内,完成一个循环工作,等待下一次循环开始。
上述混砂过程中,由于树脂组分中加有特殊物质,在静止状态下,接触空气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就很容易发生硬化现象,一旦发生硬化,树脂量筒与抽打树脂的活塞杆卡死,造成树脂缸无法正常工作,给再次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硬化的混砂系统,在系统停止生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树脂硬化而导致树脂缸卡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硬化的混砂系统,包括:树脂桶,其用来存放树脂料;树脂缸,其将树脂桶内的树脂料吸入树脂缸的缸筒内,并将吸入缸筒内的树脂料输送到混砂机内;其中树脂缸与树脂桶之间设有回流管,回流管内设有阀门,混砂机工作时阀门关闭,混砂机停止工作时剩余树脂料通过回流管在树脂缸与树脂桶内循环流动。
优选地,树脂缸的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由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距离能够被调节。
优选地,混砂机停止工作时,液压缸的活塞杆每30分钟伸缩一次。
优选地,树脂桶与树脂缸之间通过吸入角座阀控制,树脂缸与混砂机之间通过注出角座阀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树脂缸与树脂桶之间设有回流管,回流管内设有阀门,可以现实剩余树脂料在树脂桶和树脂缸之间循环流动,在停止生产时,只要将手动阀打到开状态,就不会再发生树脂缸因停止动作而发生树脂硬化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混砂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一种混砂系统中树脂注入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统的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统中树脂吸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统中树脂注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统停止生产时树脂吸入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统停止生产时树脂回流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树脂桶,20-树脂缸,201-液压站,202-液压缸,203-注入角座阀,204-吸入角座阀,30-混砂机,70-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