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6237.4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樊非;车玉明;刘鑫;聂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75 | 分类号: | G01R19/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交流 信号 零点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和一种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交流电路中,检测电压波形从正半轴向负半轴(或从负半轴向正半轴)转换经过零位的时刻,称为过零检测;在电压波形经过零位时输出的电信号,则称之为过零信号。过零检测主要用作电源的频率检测,也可以在斩波调压电路中做同步信号。
但是,由于电压波动、不同地区使用的电压标准不同或者器件的精度影响等原因,过零信号也存在差异。具体地,如在输入电压升高或输入分压电阻偏小时,过零信号持续时间较长;反之,过流信号的持续时间会较短,进而会导致程序在处理过零信号时,由于过零信号的差异而出现过零点判断不准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主要提出了通过软件算法(即采用检测到过零信号后延迟固定的一段时间后作为过零点)和硬件处理两种方案来保证对过零点的精确检测。
但是,采用固定延时判断过零点的方案无法自动适应电压的变化,需要根据输入电压不同测试后才能确定延时时间,且在电阻误差较大时,会导致过零点判断不准。采用硬件提高过零信号精度的方案虽然能够提高对过零点判断的准确性,但是由于需要增加器件,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
因此,如何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对交流信号的过零点进行检测的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过零点检测精度的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包括:记录前一次检测到所述交流信号输出过零信号的持续时间;根据所述持续时间计算用于确定所述交流信号后一次过零点时刻的参考时间;当后一次检测到所述过零信号时,根据后一次检测到所述过零信号的时刻与所述参考时间确定所述交流信号后一次过零点的时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通过根据前一次检测到的过零信号的持续时间计算用于确定后一次过零点时刻的参考时间,以根据后一次检测到过零信号的时刻与该参考时间确定交流信号后一次过零点的时刻,使得在每次需要检测交流信号的过零点时,能够根据过零信号之前的持续时间进行确定,即能够根据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用于确定过零点时刻的参数,进而确保了在交流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发生波动时,也可以自动校正确定过零点的延时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检测过零点的精度,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固定的延时时间确定过零点的方案导致无法自动适应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而造成过零点判断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增加任何硬件,因此,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硬件提高过零信号精度的方案,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持续时间计算所述参考时间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持续时间的一半时间作为所述参考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交流信号过零点的方法,由于在检测到过零信号后,延时一段时间才为交流信号的过零点,在交流信号过零点之后,过零信号仍然需要延时一段时间才消失,并且过零点前后的延时时间通常相同,因此可以将前一次过零信号持续时间的一半作为上述参考时间。当然,若过零信号在过零点前后的延时时间不同,则确定上述参考信号的方法也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后一次检测到所述过零信号的时刻与所述参考时间确定所述交流信号后一次过零点的时刻的步骤具体为:将后一次检测到所述过零信号的时刻增加所述参考时间后的时刻作为所述交流信号后一次过零点的时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计数器记录所述持续时间,具体包括:通过所述计数器记录前一次检测到所述过零信号的计数次数;根据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周期和所述计数次数计算所述持续时间。
具体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常是使用芯片内部的计数器来计时的,因此可以通过计数器的计数次数和计数周期对过零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