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7674.8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夏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征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K9/06;A61P17/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4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褥疮 中药 膏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褥疮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形成褥疮的病因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压力因素,主要有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力;第二种是营养状况,主要是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肌肉及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褥疮;第三种是皮肤抵抗力降低,主要是皮肤由于潮湿、摩擦等刺激,抵抗力降低,引起褥疮的发生。褥疮患处皮肤先起红斑、继而坏死、糜烂、溃疡或者感染化脓。
中医学归结褥疮病因主要为,患者由于久病卧床不起,造成体虚,气血虚衰,气滞血瘀,并且由于摩擦或压迫局部组织,皮肤失于温煦濡养,腐烂蕴毒而形成褥疮。目前对于褥疮的治疗较为困难,西医一般通过消毒剂或抗生素,抑制褥疮表面细菌生长进行治疗,但是在控制褥疮扩大的同时,也抑制了创面皮肤组织细胞的再生,创面愈合慢,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病情反复,治疗疗程长,并且这种治疗不能改变患者体内环境,治标不治本,给褥疮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治疗褥疮的复发几率高、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柏20~35份、黄连5~20份、白芷15~30份、桔梗10~30份、没药15~30份、丹参15~30份、白蜡10~25份、当归15~30份、五倍子10~25份、忍冬10~20份、生栀子10~25份、沉香10~30份、桂枝15~35份、紫草20~35份、白蔹10~25份、赤芍5~20份、青黛20~35份、马齿苋5~25份、艾叶15~30份、甘草10~25份。
进一步,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柏25~30份、黄连10~15份、白芷18~25份、桔梗15~25份、没药20~25份、丹参20~25份、白蜡15~20份、当归20~27份、五倍子15~20份、忍冬14~18份、生栀子15~22份、沉香15~25份、桂枝22~29份、紫草25~31份、白蔹14~20份、赤芍10~15份、青黛23~30份、马齿苋10~19份、艾叶20~26份、甘草15~22份。
进一步,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柏27份、黄连14份、白芷20份、桔梗20份、没药23份、丹参21份、白蜡18份、当归25份、五倍子17份、忍冬16份、生栀子17份、沉香20份、桂枝25份、紫草26份、白蔹17份、赤芍12份、青黛25份、马齿苋15份、艾叶22份、甘草18份。
膏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各组分按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后,进行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粉,向超微粉中加入占药物总质量8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然后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并冷却10min,再经16层纱布过滤,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1.14的浓缩膏。
使用方法:将浓缩膏涂抹于患处,每日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膏剂中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征梅;,未经夏征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7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痿症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防治畜禽菌毒类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