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061合金以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7890.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九生;张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061 合金 以及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6061合金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6061铝合金属于Al-Mg-Si系列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生产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其强度中等,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优良的焊接特点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高韧性及加工后不变形、材料致密无缺陷及易于抛光、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极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轮船、汽车以及家具上的高要求的复杂管、棒、型材。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该合金时其低倍组织会出现严重的、深度为5~10mm的粗晶环。粗晶环是挤压制品周边上形成的环状粗大晶粒区域,是挤压制品的一种组织缺陷。粗晶环中的晶粒尺寸可超过原始晶粒尺寸的10~100倍,达到800~1500btm。它引起制品力学性能降低,抗疲劳性能比中心区低,淬火后以及用带有这种缺陷的坯料锻造时,常在粗晶区产生裂纹。具有这种缺陷的铝型材在拉伸矫直时,表面变得粗糙,在阳极氧化后出现花斑、表面不美观。
2012年我公司通过改进淬火工艺解决了直径小于55mm棒材的粗晶环的问题,在直径大于55mm的棒材的粗晶环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目前还没有针对上述问题的通用性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6061合金以及制备方法,使得制品的粗晶环控制在3mm以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061合金,包括:
优选的,所述Fe的含量为0.52wt%~0.68wt%。
优选的,所述Fe的含量为0.54wt%~0.66wt%。
优选的,所述Mn的含量为0.09wt%~0.14wt%。
优选的,所述Mn的含量为0.10wt%~0.13wt%。
优选的,所述Cr的含量为0.27wt%~0.33wt%。
优选的,所述Cr的含量为0.28wt%~0.32wt%。
优选的,所述Cu的含量为0.26wt%~0.38wt%。
优选的,所述6061合金的粗晶环为3mm以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6061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Si源、Fe源、Cu源、Mn源、Mg源、Cr源、Zn源、Ti源和Al源经过熔炼、铸造、铸锭加热、挤压、淬火、人工时效得到6061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061合金,包括:Si 0.4wt%~0.8wt%;Fe 0.5wt%~0.7wt%;Cu 0.25wt%~0.4wt%;Mn 0.08wt%~0.15wt%;Mg 0.8wt%~1.2wt%;Cr 0.25wt%~0.35wt%;Zn 0.2wt%~5wt%;Ti 0.1wt%~5wt%;余量的Al。本发明中的6061合金以Mg、Si、Cu为主要合金元素,为强化相,起固溶效果。通过本发明所述的Mg、Si的含量,使得该合金在淬火时效时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合金中Cu的含量使得合金的塑性增加、抑制挤压效应,降低合金加工的各向异性。本发明通过上述Si、Fe、Cu、Mn、Mg、Cr、Zn、Ti和Al的特定含量和组成的配比,使得本发明合金制品的粗晶环控制在3mm以下,并且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061合金,包括:
本发明的6061合金包括Si 0.4wt%~0.8wt%,优选为0.38wt%~0.78wt%。本发明的6061合金包括Mg 0.8wt%~1.2wt%;优选为0.82wt%~1.1wt%。通过本发明所述的Mg、Si的含量,使得该合金在淬火时效状态(T6)的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
本发明的6016合金包括Cu 0.25wt%~0.4wt%,优选为0.26wt%~0.38wt%。本发明中的6061合金以Mg、Si、Cu为主要合金元素,为强化相,起固溶效果。合金中Cu的含量使得合金的塑性增加、增加了热处理强化效果、抑制挤压效应,降低合金加工的各向异性。
本发明的6016合金包括Fe 0.5wt%~0.7wt%;优选为0.52wt%~0.68wt%,更优选为0.54wt%~0.66wt%,最优选为0.56wt%~0.64wt%。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Fe的含量超过本发明所述范围时,会生成不溶的AlMnFeSi相,降低制品的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7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