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式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8059.9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J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线式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业广泛应用的油水分离装置主要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油水分离装置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不同形成分层的原理,实现油水分离。但普遍来说分离效率不高,分离速率较慢,尤其对于微小颗粒的油滴溶液(油滴泡直径小于5微米的溶液),分离效果很不理想。主动式分离装置主要是基于油水两相的物理性质不同,从而引入主动力场作用于油滴溶液,驱动油滴完成既定运动,从而进行分离。
主动式分离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离效率,分离速率较快。在主动式油水分离装置中,引入超声声场作用于油水混合溶液是一种较为经济且可行的方法。现有技术提供的超声分离装置,多将超声声场施加于静止的油滴溶液中,利用超声声场作用在油滴上,促使其聚集以加速油水分层。分层完成后,再将油水溶液分别从容器中取出。
但是,上述超声分离方法是一种离线式的分离方法,在使用该方法进行油水分离时,由于分离效率较慢,所以技术人员的实际生产的时候不能够对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做下一步处理;同时使用该方法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分离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分离方法在对油水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分离效率不高以及分离效率较慢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在线式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提高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线式油水分离装置,用于对处于低雷诺数状态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离单元,其中分离单元包括分离流管、超声模块以及级联衔接部;
超声模块包括超声发生器和超声回声器,超声发生器和超声回声器轴对称安装在分离流管的外侧面上;
级联衔接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套接,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空腔;空腔、内管与分离流管连通;在空腔、内管与分离流管的连通处,分离流管的内壁半径为R,内管的内壁半径为(1/2R,R);外管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分流支管;
当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分离单元的时候,分离单元通过内管与另一分离单元的分离流管连通。
上述方案中,油水混合物经分离流管进入分离单元,在超声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分离流管中沿径向存在着轴对称的超声驻波声场,在该声场的作用下,油水混合物中的悬浮油滴将向超声驻波场的声压反节点移动,移动过程中尺寸较小的油滴相互聚拢,并融合形成较大油滴,融合形成的较大油滴在超声驻波声场中受到更大的声场推力,更快地移动到声压反节点处,最终形成环状油带。
形成的环状油带的理论半径为由于形成环状油带的半径比内管的半径小,因此环状油带以及环形油带内的水溶液最终会流动进入级联衔接部的内管,而环形油带外的水溶液会进入空腔,再经分流支管流出分离装置。因此分离单元可以将油水混合物中的部分水溶液分离出来,使油水混合物得到浓缩。由于上述分离过程是在线式的,因此本装置提高了油水分离的分离效率,方便技术人员对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做下一步处理。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分离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分离单元,多个分离单元级联得到的分离装置,可以对油水混合物连续进行多次油水分离,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分离效率。
优选地,所述超声发生器和超声回声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超声发生器的安装位置沿分离流管管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多个超声回声器的安装位置沿分离流管管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设置多个超声发生器和超声回声器,是为了形成足够强度的超声驻波声场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
优选地,在空腔、内管与分离流管的连通处,内管的内壁半径为2/3R。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环状油带的半径可考虑为由于1/6R>2mm,所以内管的内壁半径可选取为1/2R+1/6R=2/3R,保证环状油带顺利进入下一级分离装置。
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锥状段和内流段,其中锥状段套接于外管的内部,锥状段与外管之间留有空腔,空腔、锥状段与分离流管连通。
优选地,内管和外管管壁同轴。
优选地,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有注入流动泵及流量阀,注入流动泵用于将油水混合物注入油水分离装置,流量阀对注入流动泵注入油水混合物的速率进行调节;分离单元与分离单元之间,设置有续动流动泵,以保证油水混合物流动的连续。
优选地,为了增强空腔的排水能力,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为多条。
优选地,外管上的分流支管上安装有压力阀。设置压力阀,是为了使各条分流支管的压力保持平衡,实现外管、内管的压力按需调节,保证液体的流动沿管道轴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