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法制备甘露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8870.7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龙;尹恒;李曙光;王文霞;陈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19/24 | 分类号: | C12P19/24;C12P1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法制 甘露 方法 | ||
1.一种生物法制备甘露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甲酸钠或甲酸钙中的一种或二种和葡萄糖或果糖中的一种或二种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酶及辅酶构成的生物催化体系,或葡萄糖异构酶、氧化还原酶及辅酶构成的生物催化体系,催化生产甘露糖;氧化还原酶为NAD(P)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NAD(P)+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NAD+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糖异构酶,于水体系中用量为0-100000U/L,酶学分类号为EC5.3.1.5,选自:但不限于链霉菌属来源的葡萄糖异构酶、放线菌属来源的葡萄糖异构酶、芽孢杆菌属来源的葡萄糖异构酶中的一种或二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D(P)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为NAD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或NADP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于水体系中用量100U/L-1000000U/L,酶学分类号为EC1.1.1.138和EC1.1.1.67,选自:但不限于蘑菇属来源的甘露醇脱氢酶、假丝酵母属来源的甘露醇脱氢酶、乳杆菌属来源的甘露醇脱氢酶、明串珠菌属来源的甘露醇脱氢酶、假单胞菌属来源的甘露醇脱氢酶中的一种或二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D(P)+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为NAD+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或NADP+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于水体系中用量为100U/L-1000000U/L,酶学分类号为EC1.2.1.43、EC1.2.1.2,选自:但不限于假丝酵母属来源的甲酸脱氢酶、伯克霍尔德菌属来源的甲酸脱氢酶、假单胞菌属来源的甲酸脱氢酶、芽孢杆菌属来源的甲酸脱氢酶、梭菌属来源的甲酸脱氢酶中的一种或二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D+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于水体系中用量为100U/L-1000000U/L,酶学分类号为EC1.1.1.255,选自:但不限于芹菜来源的甘露醇脱氢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DH氧化酶,于水体系中用量100U/L-1000000U/L,酶学分类号为EC1.6.3.4,选自:但不限于链球菌属NADH氧化酶、乳杆菌属NADH氧化酶、梭菌属NADH氧化酶中的一种或二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为NADH或NA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及NADPH或NADP+中的一种或二种;体系中NADH和NAD+的量5mM-500mM,体系中NADPH和NADP+的量5mM-5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水体系中,葡萄糖或果糖的终质量浓度为0.5-20%,甲酸钠或甲酸钙的终质量浓度为0.25%-2%,采用甲酸调控反应pH=6-8,反应温度为10-60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催化体系可以为表达有葡萄糖异构酶、NAD(P)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NAD(P)+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NAD+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一种或多种细胞,及利用细胞内NADH、NAD+、NADPH和NADP+,以及细胞自身代谢再生NAD+为NADH或NADP+为NADPH的细胞自身代谢辅酶再生系统,组成的生物催化体系;
或者,所述的生物催化体系可以为不依赖活体细胞的葡萄糖异构酶、NAD(P)H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NAD(P)+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NAD+依赖的甘露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及NADH、NAD+、NADPH和NADP+,组成的生物催化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8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