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添加葡萄糖酸提高乙偶姻产量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48883.4 申请日: 2014-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4404089B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饶志明;包腾;张显;赵晓静;杨套伟;徐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26 分类号: C12P7/26;C12R1/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过 添加 葡萄糖 提高 乙偶姻 产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酸,降低发酵前期副产物2,3-丁二醇的积累,提高乙偶姻的产量,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领域。

技术背景

乙偶姻在食品调香、生化及药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对其合成和生产都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自然界中的某些细菌具有生产乙偶姻的能力,主要包括克雷伯氏菌属(Klebis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以及乳球菌属(Lactococcus)等。但是在大多数菌株代谢过程中,乙偶姻是作为2,3-丁二醇和丁二酮代谢的副产物而存在的,积累浓度较低,从而直接导致了难以利用这些微生物菌种工业化发酵生产乙偶姻。

本实验室保藏有一株以葡萄糖为底物高产乙偶姻的枯草芽孢杆菌(保藏号CCTCC M2093092009.12.21;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1864381 A),在摇瓶发酵研究中发现了发酵过程中乙偶姻和2,3-丁二醇相互转化的现象:在以150g/l葡萄糖为底物的前提下,发酵前期主要积累2,3-丁二醇;发酵中期(96h左右)2,3-丁二醇含量达到最高值约43g/L,乙偶姻约为15g/L,此时乙偶姻和2,3-丁二醇含量比例大约为1:3;发酵后期伴随着菌体老化裂解大部分形成芽孢等现象,中间代谢产物乙偶姻开始积累,到发酵终止时(144h)乙偶姻和2,3-丁二醇含量比例大约为3:1,此时它们含量分别为39.5g/L和14g/L左右,导致乙偶姻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本实验室研究发现,发酵前期由于受到糖酵解途径影响,乙偶姻需转化成2,3-丁二醇为细胞生长提供所需的NAD+,导致2,3-丁二醇大量积累,NADH浓度上升。因此考虑通过改变底物还原态,从而改变胞内NADH水平和NADH/NAD+比例来调控乙偶姻及2,3-丁二醇的生成。通过利用葡萄糖酸发酵,减少糖酵解途径代谢,降低NAD+需求,实现降低NADH水平和NADH/NAD+比例。

本发明通过调节葡萄糖与葡萄糖酸的比例改变胞内辅酶变化水平从而改变乙偶姻与2,3-丁二醇比例。利用葡萄糖为底物促进细胞生长,同时利用葡萄糖酸为底物降低NADH水平和NADH/NAD+比例,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NADH依赖型副产物2,3-丁二醇的目的,实现高效发酵生产乙偶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使用的菌种为B.subtilis JNA,该菌株前期发酵葡萄糖合成2,3-丁二醇,后期逆向转化为乙偶姻,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TCCM 209309。

本发明的主要研究内容:本发明根据研究B.subtilis JNA发酵生产乙偶姻的过程中的NADH及NAD+变化,通过调节葡萄糖与葡萄糖酸的比例改变辅酶变化水平从而改变乙偶姻与2,3-丁二醇比例。最终在一个较低NADH浓度及NADH/NAD+比例下(50g/L葡萄糖和50g/L葡萄糖酸)发酵72h,转化约为55.8g/L的乙偶姻,副产物2,3-丁二醇仅为4.1g/L较原始菌株下降80%,乙偶姻生产效率上升到0.78g/(L·h),产量提高近86%。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首次报道了通过利用不同还原态底物调节胞内NADH水平和NADH/NAD+比例来减少NADH依赖型副产物的生成,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乙偶姻减少NADH依赖型副产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可能。

(2)本发明通过调节葡萄糖与葡萄糖酸的比例改变辅酶变化水平从而改变乙偶姻与2,3-丁二醇比例。,将50g/L葡萄糖和50g/L葡萄糖酸转化约为55.8g/L的乙偶姻副产物,2,3-丁二醇仅为4.1g/L较原始菌株下降80%,乙偶姻生产效率上升到0.78g/(L·h),产量提高近8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B.subtilis JNA发酵生产乙偶姻胞内辅酶变化检测

(1)种子培养

从活化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种子培养温度37℃,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为12h左右,种子培养基组成:酵母提取物5g/L,胰蛋白胨10g/L,NaCl 10g/L葡萄糖40g/L。

(2)发酵培养

初始发酵培养体积为2L,采用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