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尿路感染的缓释型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9007.3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翠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2;A61K9/02;A61P13/02;A61P31/00;A61K31/045;A61K35/6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4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尿路感染 缓释型 中药 栓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尿道炎的缓释型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下尿路感染,是下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发生的炎症反应,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尿道炎女性多发,患者多尿道瘙痒或疼痛难耐,且排尿疼痛困难,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痛苦与不便。常规多采用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内服中药吸收困难效果差,见效慢,且同样加重了肠胃负担。目前尚缺乏一种有效治疗尿道炎的中药栓剂药物。
常规栓剂基质多采用可可豆脂、脂肪油脂等,但此类基质所制栓剂仅可于35℃以下进行存储,容易变质,不易保存。如若用作尿道栓剂因质软易熔,施药时难于放入患者体内。仅能借助器械给药,且制备及使用步骤繁琐,器械操作不当容易划伤内壁黏膜,加重患者病情。明胶、卡拉胶、聚环氧乙烷等聚合物类基质成本高且无法降解,基质容易长时间黏附至上皮黏膜难以去除,增加患者不适,甚至阻碍下次有效给药。
发明内容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通过简单方法对患处直接给药,消炎杀菌,清热解毒,且能抗菌抑菌,持续作用,达到去痛止痒见效快,排尿顺畅,抑制复发的治疗目的,本发明实施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尿路感染的缓释型中药栓剂,含中药疗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菝葜10~30份、马齿苋60~80份、大黄6~12份、苦参15~25份、薤白5~10份、金银花16~28份、蟾酥2~5份、冰片2~10份、紫草5~9份、木通3~6份、灯心草1~3份、石韦6~12份、蒲公英17~50份、柴胡3~10份、黄芩3~10份。
优选地,一种用于尿路感染的缓释型中药栓剂,含中药疗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菝葜18份、马齿苋74份、大黄9份、苦参18份、薤白8份、金银花25份、蟾酥3份、冰片6份、紫草7份、木通4份、灯心草2份、石韦9份、蒲公英33份、柴胡6份、黄芩7份。
尿路感染为下尿路感染。
所述的下尿路感染为尿道炎。
一种用于尿路感染的缓释型中药栓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药材重量配比称取菝葜、马齿苋、大黄、苦参、薤白、金银花、紫草、木通、灯心草、石韦、蒲公英、柴胡、黄芩,拣净杂质,洗净,按重量配比称取蟾酥、冰片,除杂,微润,同上述洗净后药材混合破碎;加入总药材四倍重量的水,浸泡1~2小时,煮沸后继续浸泡2~4小时,取煮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三倍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1~2小时,取煮液;合并两次所得煮液,过滤,加热蒸发浓缩为50℃下相对密度1.10~1.15的稠膏,冷冻干燥,研磨为细粉,过200目筛。
(2)研磨下,缓慢将步骤(1)所得的细粉与甘油混合均匀,继续研磨成膏状物。
(3)将海藻酸类辅料,缓慢加入水中,并水浴加热且不断搅拌,配制为质量浓度2~5%的溶液,冷却后,继续搅拌,加入步骤(2)所得的膏状物,混合均匀,即得含药物的基质。
(4)将步骤(3)所制得的基质倒入网状栓模中,浸入质量浓度为1~3%的氯化钙水溶液中0.5~2分钟成型,刮削取出后用水淋洗两次即得。所得栓剂,男用重约5克,每克含中药有效成分150mg,女用重约3克,每克含中药有效成分100mg。
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网状栓模包括形状为长0.6~1.5厘米的直径小于尿道内径的长条型圆管。表面密布细孔,使氯化钙水溶液易于进入栓模中,使含药基质交联。
所述的海藻酸类辅料为海藻酸或海藻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翠霞,未经吴翠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复方栓剂
- 下一篇:一种含穿破石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