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硅胶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9175.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华;闵一;杨开广;张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86 | 分类号: | B01J20/286;B01J20/30;G01N1/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硅胶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硅胶微球,其特征在于:核为无孔硅胶微球,核的粒径500-1600nm,包裹于核外表面的硅胶壳上具有介孔结构,微球壳上的介孔是由以鞣酸为模板剂制备形成的,孔径介于5到30nm之间,壳的厚度10-200nm,微球粒径大于500nm小于2μ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以鞣酸作为形成介孔的模板剂;
(2)核为无孔硅胶微球;
(3)孔径和比表面积通过酸回流的方式控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核为无孔硅胶微球,粒径在500-1600nm。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于无孔硅胶微球表面,鞣酸与正硅酸乙酯在氨水的乙醇溶液中相互作用,待正硅酸乙酯完全水解和聚合后;经过乙醇和水依次洗涤,可以除去鞣酸得产物,或经过乙醇和水依次洗涤后烧结得产物,或烧结得产物;这样原先有鞣酸在硅胶中占据的位置就形成了相互连接的介孔结构,通过控制鞣酸的量可以调节孔径的大小;
具体过程:取鞣酸于反应体系中的终含量0.05-3wt.%之间,加入于反应体系中的终含量70-80wt.%无水乙醇,搅拌至溶液澄清;接着加入于反应体系中的终含量0.8-2wt.%硅胶,超声分散5-30min,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于反应体系中的终含量16-25wt.%浓氨水(质量分数25-28%),最后加入于反应体系中的终含量0.1-1wt.%正硅酸乙酯,反应2-6h;
反应完后微球依次用乙醇洗1-10次,水洗4-6次,然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6-10h得产物;
或,反应完后微球放入马弗炉在550-800℃进行烧结1-2h,烧结时从室温起的升温速率1-10℃/min;
或,反应完后微球依次用乙醇洗1-10次,水洗4-6次,然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6-10h;将烘干后的微球放入马弗炉在550-800℃进行烧结1-2h得产物,烧结时从室温烘干起的升温速率1-10℃/min。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酸为无机酸,可以是盐酸或者氢氟酸,盐酸的浓度为3-5mol/L,氢氟酸的浓度为100-200ppm,回流温度为100-120℃,回流时间为0.5-12h。
6.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具体过程,其特征在于:
具体过程中微球的洗涤方式为:采用离心的方式进行清洗,离心的转速控制在2000-4000rpm之间,离心的时间设置在3-5min之间,离心的次数为3-15次。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硅球是种多孔材料,可用于液相色谱填料或固相萃取固定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1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化磁性碳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演进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