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压演示仪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9512.8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潘玮;胡滨;洪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压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演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学中的光压演示仪。
背景技术
为了证实光压的存在,不少物理学工作者都扑到这项科学研究上来。如果能够成功的展示出光压,则为它的应用拓宽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人类正在研究宇宙航行的工具——太阳帆,它的动力就来自光压。1901年,俄国物理学家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列别捷夫设计了一个实验,首次发现光压,并发表了《光压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ight Pressure),证明了光的粒子性。继此之后,美国物理学家尼科尔斯(E.F.Nichols)和哈尔(G.F.Hull)也分别用精密实验测定了光的压力。列别捷夫是用弧光作为光源,经透镜组的聚焦,使光汇聚在一用细线悬挂起来的极轻的悬体的固定小翼上,在光压作用下,实现小翼的摆动。然而列别捷夫所采用的设备存在以下缺陷:设备复杂、经过一组透镜组聚焦,演示困难,多年来科普界和高校未能直观地成功演示,社会上误把克鲁克斯辐射计称作光压风轮;光源采用弧光,不易获得,且对人眼不利;最终只能实现悬体的摆动,不能实现转动。
光压的演示是很困难的,因为在通常的实验条件下,光压力只有10-6~10-7N·m-2。而“辐射计”效应是在测量光压中发现的,其效应可以比光压大几十万倍。在实验中,光压与“辐射计”效应同时出现。因此,要真正演示出光压,必须消除“辐射计”效应。产生“辐射计”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在真空室中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剩余气体的对流作用;2)光照射面与背光面的温度差而引起的稀薄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压力差。如果演示腔室内残存许多气体,在白炽灯的照耀下,黑色部分吸收热量导致的温度增高会加热这面的空气分子,使之热运动加快,对于叶片的压力大;而白色部分吸收热量少温度低,这面的空气分子热运动慢,压力就小,其综合效果就是叶片黑面推向白面旋转,这恰于光压的存在远离相反。这就是1873年威廉·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制作的辐射计。
为了演示光的粒子性,说明光压的存在及其在宇航中的应用,同时填补多年来中外科技馆和高校光压演示的空位,急需提供一种光压演示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压演示仪。
该光压演示仪包括固体激光器、旋转叶片与轴承、以及玻璃真空室;所述旋转叶片与轴承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每个叶片包括镀银面和涂黑面,每个叶片被共轴地安装在轴承上,并且相邻叶片的镀银面和涂黑面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交替;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激光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旋转叶片与轴承容纳在所述玻璃真空室内。
其中所述激光器和所述玻璃真空室分别由用于调节高度的支架支撑。
其中所述激光器发射绿色激光,所述绿色激光入射在所述旋转叶片上。
其中所述激光器为4瓦、532纳米的绿色固体激光器
其中所述玻璃真空室内置有去气片。
其中采用机械泵、扩散泵以及离子泵逐级来对所述玻璃真空室进行抽真空;所述玻璃真空室在被抽真空后被及时封装。
其中所述旋转叶片尽量采用金属薄片或云母片;并采用真空镀膜技术一面镀银而形成所述镀银面,另一面涂黑面而形成所述涂黑面。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叶片为四个叶片,所述四个叶片在被安装到所述轴承后,相邻叶片的镀银面和涂黑面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相互交替。
其中所述玻璃真空室通过以下方式被抽真空:首先使用机械泵对所述玻璃真空室进行第一次抽真空;接着使用扩散泵对所述玻璃真空室进行第二次抽真空;最后使用离子泵对玻璃真空室进行第三次抽真空。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光源采用固体激光器比弧光光源要先进多了,光束强、性能安全、可靠。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不仅是悬体的摆动,而是在光压作用下叶轮从白面推向黑面的连续转动,对光压的作用和“威力”看得更清楚、直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压演示仪的结构原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叶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叶片的顶视图;
图4示出了玻璃真空室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激光器电路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激光器;
2-叶片;
3-去气片;
4-玻璃真空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馆;,未经中国科学技术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控制电路总成示教板
- 下一篇:一种盲文阅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