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式液压激振器振动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9520.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3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兰;刘极峰;崔倩;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08 | 分类号: | B28B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6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液压 激振器 振动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式液压激振器振动成型机,属于振动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振动成型机用离心式激振器工作,它的缺点是:当振动力大,频率高时,一个或两个激振器不能胜任。这样,不得不使用多个激振器并联,因为所有的振动力都要作用于轴承,故轴承的润滑、散热、密封、轴之间的传动等变得很复杂,给制造、安装、维修带来很多问题,也降低了可靠性。
另外,必需停机才能调整机器的振幅。再者,机械式激振器的振动力是集中作用的,不能均匀分布,这使结构受力不好。
此外,使多台激振器并联同步工作是很复杂的,不得不使用齿轮,万向节等。振动成型机振动力大,频率高,因此,激振器是制约振动成型机的主要部件。另外,普通的振动成型机有很多振动力传到地面,干扰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式液压激振器振动成型机,可不停机无级调频调幅、成本低、振动力大、无磨损、不泄漏、无需散热、振动力均匀分布、耗能少、对外界的振动力干扰几乎等于0,解决现有中振动成型机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薄膜式液压激振器振动成型机,包括机架、升降装置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配重、上模、下模、台面、薄膜式液压激振器、下配重,升降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上部,
薄膜式液压激振器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两个相互平行的刚性平板—和刚性平板二,薄膜设于刚性平板—和刚性平板二间;
薄膜单独或与刚性平板—、刚性平板二共同形成容纳液体的密闭空间;液体可通过通道进出此密闭空间,密闭空间通过通道连通液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液压源;
刚性平板—、刚性平板二相向的两面均可分为三个区域:与薄膜或液体始终接触的区域Ⅰ;与薄膜或液体始终不接触的区域Ⅱ;其它区域Ⅲ;区域Ⅰ与区域Ⅱ不连通;薄膜与刚性平板—、刚性平板二可采用粘接或用法兰螺钉固定,或仅仅接触。
进一步地,密闭空间通过通道分别连通开关阀、直流泵,电机或其它动力驱动的开关阀、直流泵的另一端均与蓄液池连通,直流泵连续地将液体从蓄液池送往密闭空间,开关阀周期性地将液体从密闭空间排向蓄液池,使密闭空间内的液体的体积、压强周期性地变化。
进一步地,液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液压源采用无单向阀的柱塞泵或采用直流泵和方向控制回路实现的装置。
进一步地,刚性平板—、刚性平板二分别安装有若干回程弹簧组,每个回程弹簧组有至少一个回程弹簧、一个螺纹杆、至少一个螺母、至少一个弹簧压板,回程弹簧的一端与刚性平板固定,弹簧压板位于回程弹簧的另一端,螺纹杆自由地穿过回程弹簧和弹簧压板及刚性平板的相应的孔,螺母安在螺纹杆上弹簧压板的另一端,使回程弹簧在任何时间都处于受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式液压激振器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弹簧上座、减振弹簧、减振弹簧下座,减振弹簧上座与螺纹杆固定,减振弹簧下座固定于地面或机架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薄膜式液压激振器振动成型机,制造简单、维修方便、可不停机无级调频调幅、调频与调幅无关联、成本低、振动力大、无磨损、不泄漏、无需散热、振动力均匀分布、耗能少、对外界的振动力干扰几乎等于0的薄膜式液压激振器振动成型机。薄膜式液压激振器由两个相互平行的刚性平板、用不渗漏不易伸长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回程弹簧组、管道、直流泵、电机驱动的开关阀、蓄液池组成。薄膜的一部分与两刚性平板相向的两面密封连接,另一部分与二者不接触,从而构成仅有一个通道与外界连通的可变容积的密闭空间。直流泵持续地向这密闭空间注入液体,电机驱动的开关阀周期性地将这密封空间内的液体排入蓄液池,以形成振动。由于液体对任一个刚性平板的作用力都是单向的,故使用回程弹簧组为刚性平板提供回程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薄膜与刚性平板二粘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薄膜与刚性平板二法兰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回程弹簧组与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回程弹簧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的回程弹簧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制陶粒系统
- 下一篇:陶瓷梯度材料的凝胶注模3D打印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