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调式基站耦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9613.5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基站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调式基站耦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传统基站耦合器采用焊接后调试的设计思想,如图2A-2B所示,将接头8与腔体9使用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将电阻101使用螺钉固定安装到腔体9内部,在腔体9的底部放置支撑块102,将卡槽103固定在腔体9的两端与侧面的相应位置,将导电直杆104与导电弯杆105两端放置在卡槽103上,使用烙铁将接头8与导电直杆104与导电弯杆105焊接到一起,导电弯杆105的另一端焊接电阻101,焊接完毕后,还需要再次放置支撑块102,将盖板106使用螺钉固定好,将调试螺钉107安装在对应的位置。此种结构存在以下几种:一是调试难度大,由于产品内部各个零件无法进行定位,焊接后导致零件的位置无法保证在合适的位置,指标无法得到保证,由于此种产品的指标主要由导电直杆104与导电弯杆105之间的距离与两端焊锡点的大小进行决定,且精度要求较高,因此调试较为困难,调试效率低下;二是一致性差,由于导电直杆104与导电弯杆105之间的距离只能依靠经验感觉进行定位,定位精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且焊锡点的大小由于是人工焊接,也无法得到保证,导电直杆104与导电弯杆105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焊锡点有大有小,导致产品装配后的指标一致性很差,有好有坏;三是指标不稳定,由于产品的指标主要依靠调试螺钉107对导电直杆104进行施压,使导电直杆104受压后产生弯曲、形变,以此进行调节导电直杆104与导电弯杆105之间的距离实现产品指标,由于导电直杆104变形后,内部仍然存在应力,存在对调试螺钉107的反作用力,长时间使用或受到高低温冲击以及震动冲击后,加之调试螺钉107为塑料件,容易产生形变,导电直杆104容易产生状态反弹,导致产品指标恶化,产生指标不稳定现象,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调式基站耦合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传输功率大,一致性好,机械性能可靠,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免调式基站耦合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免调式基站耦合器,包括:
耦合腔,信号主杆与信号副杆通过定位块被固定于腔体内部,在耦合腔的两端及侧面各安装一个基站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被使用螺钉固定到腔体上面,实现信号的屏蔽;
所述基站连接器被使用螺钉固定于耦合腔体的两端与侧面的安装孔上;
所述耦合腔为一方形微波谐振腔,腔体严格按照微波信号的谐振原理设计,在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台,用于安装功率电阻;腔体两边设置固定槽,用于对定位块进行固定;腔体的两端与一侧面分别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基站连接器;
所述信号主杆为圆形渐变式台阶杆,两端设置有螺纹孔,与基站连接器相连接;所述信号副杆为圆形渐变式台阶杆,一端侧面被沿中轴线切去二分之,并在余下的平面位置上设置有螺纹孔,与基站连接器相连接,另一端沿中轴线切去二分之一,与功率电阻相连接;
所述定位块为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加工的方形块,上面设置有定位孔,用于安装信号主杆与信号副杆,保证之间的距离固定,实现产品免调,定位块与耦合腔体紧紧相连,保证不会在耦合腔体的内部产生位移;
所述基站连接器中心的中心导体的内部设置有六角固定槽,实现与信号主杆、信号副杆连接时的紧固。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免调式基站耦合器,在于其方形微波传输谐振腔结构,可以通过精密压铸工艺实现耦合腔与压板的加工,降低原材料浪费,缩短产品加工周期,保证产品指标的一致性;装配效率高,产品零件少,装配简单,且由于在耦合腔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产品即使安装后未进行焊接,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指标一致性好,信号主杆、信号副杆与连接器直接使用螺纹结构进行连接,无需焊接,避免因焊点大小导致的指标不一与虚焊、漏焊以及焊接不牢靠的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使用了定位块,可以精确控制信号主杆与信号副杆之间的距离,装配后,无需进行调试,即可满足产品所需指标;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信号主杆与信号副杆均未受到压力,均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及时是受到高低温的冲击或震动撞击,依然可以保持原来的状态,产品指标也无任何的变化,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