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0394.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贺维;倪小兵;许琼莉;周娟;徐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3/00 | 分类号: | A61C3/00;A61C19/0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排龈器。
背景技术
排龈技术是在口腔治疗中,牙颈部龋洞和楔状缺损充填、牙体预备、印模制取和修复体粘固等操作时,需要采用机械性和(或)药物性的方法,让龈缘收缩,龈沟液得到控制,使龈沟出现间隙并清晰暴露操作区域,以利于治疗操作和印模制取。其中最常用的是机械性排龈法,就是根据龈沟的深度和龈缘松紧度选择不同直径的排龈线,利用牙龈软组织的黏弹性,用排龈器推压入龈沟内,以收缩龈缘。要求压入的排龈线深度均匀,不高出龈缘。传统的排龈器的工作原理是用工作臂的末端直接沿着排龈线多次推压将其压入龈沟内,其工作臂的末端为薄的圆形或圆角矩形,作用宽度有限,一次推压只能压入1-2mm的排龈线,效率不高;且属于间断性压入,压入深度不均匀,两次压入之间的部分常常被挤出而高出龈缘;另外,如果工作臂的末端后续压入方向过于偏向未压入区,会过度牵拉已压入的排龈线,使已压入的排龈线脱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龈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排龈器排龈效率较低、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排龈器,包括手柄以及连接于手柄两端的工作臂,其特点在于:所述排龈器的每个工作臂末端侧面上均设有一个能转动的压线轮,其中一个工作臂上的压线轮位于手柄的左侧,另一个工作臂上的压线轮位于手柄的右侧,两个工作臂上的压线轮分别对应于同一牙齿的两侧进行压线操作;所述压线轮为细齿型齿轮,边缘细齿有利于增加与排龈线的摩擦,齿轮厚度略小于排龈线的直径。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压线轮在压排龈线时为连续的滚动推压,一次就可以完成一颗牙齿一侧的排龈线压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高;2.由于压线轮在压排龈线时为连续的滚动推压,排龈线压入深度均匀一致,避免了排龈线被挤出的问题;3.由于压线轮能够转动,可以随时释放对排龈线牵拉力,不会使已压入的排龈线脱出;4.压线轮为细齿型齿轮,边缘细齿有利于增加与排龈线的摩擦,以便顺利将未压入的排龈线带入龈沟;5.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压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工作示意图二。
图中1是手柄,2是工作臂,3是压线轮,4是牙齿,5是排龈线,6是龈缘,7是龈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排龈器,包括手柄1以及连接于手柄1两端的工作臂2,其中一个工作臂2末端向手柄左侧方向弯曲,另一个工作臂2末端向手柄右侧方向弯曲;所述排龈器的每个工作臂2末端侧面上均设有一个能转动的压线轮3,即压线轮3通过销轴固定于工作臂2上后实现转动;其中一个工作臂2上的压线轮3位于手柄1的左侧,另一个工作臂2上的压线轮3位于手柄1的右侧,两个工作臂2上的压线轮3分别对应于同一牙齿的两侧进行压线操作;所述压线轮3为细齿型齿轮,齿轮厚度略小于排龈线的直径。
如图3和图4所示,排龈线5的一端已用其他器械压入龈沟7内,工作臂2上的压线轮3正沿着龈沟7将排龈线5向还未压入排龈线5的龈沟7内推压排龈线5,工作臂2在平移的过程中保持着向龈沟7底部的压力,压线轮3在工作臂2的推动下转动,依次将前方的排龈线5带入龈沟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0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弓丝弯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脊柱手术的定位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