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角螺微卫星位点及其引物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0857.5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潘英;吴雪萍;吴明灿;周于娜;苏翔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角螺微 卫星 及其 引物 应用 | ||
1.管角螺微卫星位点,其特征在于具有序列表SEQ.ID.No.1至SEQ.ID.No.14中任一的碱基序列,它们分别标记编号为HT1、HT2、HT3、HT4、HT5、HT6、HT7、HT8、HT9、HT10、HT11、HT12、HT13、HT14。
2.权利要求1所述管角螺微卫星位点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角螺微卫星位点HT1、HT2、HT3、HT4、HT5、HT6、HT7、HT8、HT9、HT10、HT11、HT12、HT13、HT14。
3.权利要求1所述管角螺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角螺微卫星位点HT1、HT2、HT3、HT4、HT5、HT6、HT7、HT8、HT9、HT10、HT11、HT12、HT13、HT14的引物分别包括具有SEQ.ID.No.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中的一对碱基序列,它们分别标记编号为HT1p1/p2、HT2p1/p2、HT3p1/p2、HT4p1/p2、HT5p1/p2、HT6p1/p2、HT7p1/p2、HT8p1/p2、HT9p1/p2、HT10p1/p2、HT11p1/p2、HT12p1/p2、HT13p1/p2、HT14p1/p2。
4.权利要求3所述管角螺微卫星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物HT1p1/p2、HT2p1/p2、HT3p1/p2、HT4p1/p2、HT5p1/p2、HT6p1/p2、HT7p1/p2、HT8p1/p2、HT9p1/p2、HT10p1/p2、HT11p1/p2、HT12p1/p2、HT13p1/p2、HT14p1/p2。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角螺微卫星位点或其组合在管角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个体鉴定或分子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
6.权利要求3或4所述管角螺微卫星位点的引物或其组合在管角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个体鉴定或分子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管角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按以下步骤进行:
<1>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CTAB抽提法提取管角螺基因组DNA;
<2>微卫星PCR扩增:采用三引物检测法检测筛选管角螺微卫星引物,并将筛选出的微卫星引物扩增基因组DNA,获得管角螺个体微卫星扩增产物;
<3>扩增产物电泳: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检测扩增结果,扫描仪记录电泳图谱,根据电泳图谱分析各微卫星位点的扩增情况;
<4>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个体微卫星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大小确定基因型,利用GENEPOP Version 4.0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
<5>基因分型的结果分析,去除下列备选位点:无基因分型结果的位点;在任一个体中等位基因数在两个以上的位点;在30个管角螺个体中等位基因在两个以下的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08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