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51751.7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耿佃勇;荣若贵;荆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65/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活性剂 多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领域。
背景技术
聚醚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工业及人民生活的诸多领域。
用于聚氨酯发泡行业的聚醚多元醇有多种制备方法,常见的两种是:1、环氧烷烃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加成聚合而成;2、在双金属氰化物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环氧烷烃加成到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上。
聚醚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日化领域的洗涤剂、合成纤维及化妆品领域,因此需要其保湿效果佳、稳定性好和安全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的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
所述烷基酚优选十二烷基酚、庚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癸基酚中的一种。
所述多元醇起始剂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甘醇、季戊四醇、山梨醇、蔗糖、木糖醇或胺类中的一种;起始剂选取的官能度≥3,可有效改善聚醚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胺类为三乙醇胺或乙二胺。
所述植物油优选大豆油、蓖麻油、菜籽油或棕榈油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碱性催化剂,优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甲醇钠或乙醇钾中的一种。
所述环氧烷烃为环氧丙烷(简称PO)或环氧丙烷(简称PO)与环氧乙烷(简称EO)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步骤为:
(1)将烷基酚、多元醇起始剂、植物油和催化剂混合并搅拌溶解至均相,氮气置换;
(2)加热均相物,连续通入环氧丙烷或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混合物与均相物反应,熟化,中和脱水得成品。
所述步骤(1)中,混合的温度为80-90℃,压力为0.01-0.5Mpa。
所述步骤(2)中,均相物加热至90-95℃。
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控制在90-110℃之间。
所述步骤(2)中,熟化时间为3-5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聚醚多元醇对酸、碱、盐的稳定性均好,可与其他离子型活性剂混用;比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性能优异、用量小、安全环保、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易行。
(2)本发明中植物油的加入提高了产品表面舒适度。
(3)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聚醚多元醇应用在洗涤剂、合成纤维、皮革润洗剂、金属清洗剂及化妆品中,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用原料:十二烷基酚35g,三甘醇5g,大豆油1g,KOH 0.5g,PO 160g。
2、制备工艺:
(1)将十二烷基酚、三甘醇、大豆油和KOH在80℃温度、0.01Mpa压力下混合并搅拌溶解至均相,氮气置换;
(2)将均相物加热至90℃,连续通入环氧丙烷(PO)与均相物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90-110℃之间,熟化3小时,中和脱水精制得成品。
3、测试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的性能参数:羟值56.7mgKOH/g,酸值0.042mgKOH/g,水分0.032%,钾离子1ppm,色值(APHA)10,pH 6.50。
实施例2
1、选用原料:癸基酚38g,季戊四醇8g,蓖麻油1.15g,NaOH 0.6g,PO 175g
2、制备工艺:
(1)将癸基酚、季戊四醇、蓖麻油和NaOH在85℃温度、0.3Mpa压力下混合并搅拌溶解至均相,氮气置换;
(2)将均相物加热至95℃,连续通入环氧丙烷(PO)与均相物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90-110℃之间,熟化4小时,中和脱水精制得成品。
3、测试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的性能参数:羟值57.1mgKOH/g,酸值0.05mgKOH/g,水分0.03%,钠离子1ppm,色值(APHA)10,pH 6.87。
实施例3
1、选用原料:壬基酚30g,三羟甲基丙烷8g,棕榈油1.2g,KOH 0.6g,PO 165g,EO 20g。
2、制备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1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