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供电的便携气体探测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52352.2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王锡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供电 便携 气体 探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供电的便携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应用于气体探测领域的便携气体探测报警产品,多采用锂电池供电。锂电池供电由于内部结构原因导致电池过放电能力有限且价格昂贵外围保护电路搭建比较繁琐,同时电池容量一般较小,不便于长期监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池容量大,外围保护电路搭建简单,操作简单,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监测使用的一种蓄电池供电的便携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电池供电的便携气体探测报警装置,它包括蓄电池,电源管理器,主控制器,气体传感器,声光报警装置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连接电源管理器,电源管理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气体传感器和声光报警装置。
所述电源管理器上设有充电接口,声光报警装置上连接报警信号接收端。
所述蓄电池是高容量蓄电池。
所述声光报警装置是无线声光报警装置。
所述主控制器内部与电源电量检测器、电池电量显示器、报警状态指示器、气体浓度显示器、红外遥控器分别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器与蓄电池、充电接口连接器、供电管理器、电量分压采集器分别连接;供电管理器和电量分压采集器均连接主控及供电设备。
所述报警信号接收端是无线报警信号接收端。
本发明的有益内容:
本发明利用高容量蓄电池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续航能力,可长时间监测,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构架,方便操作和维护,增加了灵活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主控制器中主要部件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电源管理器主要部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蓄电池供电的便携气体探测报警装置,包括蓄电池(1),电源管理器(2),主控制器(3),气体传感器(4),声光报警装置(5)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1)连接电源管理器(2),电源管理器(2)连接主控制器(3),主控制器(3)连接气体传感器(4)和声光报警装置(5);所述电源管理器(2)上设有充电接口(6);所述声光报警装置(5)上连接报警信号接收端(7);所述蓄电池(1)是高容量蓄电池;所述声光报警装置(5)是无线声光报警装置;所述主控制器(3)内部与电源电量检测器(8)、电池电量显示器(9)、报警状态指示器(10)、气体浓度显示器(11)、红外遥控器(12)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2)与蓄电池(1)、充电接口连接器(16)、供电管理器(13)、电量分压采集器(14)分别连接;供电管理器(13)和电量分压采集器(14)均连接主控及供电设备(15);所述报警信号接收端(7)是无线报警信号接收端(7)。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主控制器(3)通过I2C通信协议跟传感器模块进行实时通讯以获取最新的空间气体含量信息。电源管理模块包含有电平转换、蓄电池(1)充电管理、限流限压保护功能,对蓄电池(1)进行实时的监控及保护,并给主控及外围部件进行供电操作。如有报警产生,主控制器(3)会将直接驱动无线声光报警装置,进行带有级别的声、光、无线报警。
实施例三
主控部分采用高亮度LED显示,具有电量显示功能能够显示当前电池电量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本设计还采用红外遥控方式进行调节,调试过程中只需将磁铁吸附在对应位置便可用红外遥控器(12)进行调节操作。
实施例四
本设计采用专用电源管理,对蓄电池(1)进行先恒流再恒压的充电方式,供电管理中对蓄电池(1)的输出电流进行的限制以保证电池不会快速放点导致电池寿命缩减。电量分压采集部分中对蓄电池(1)的当前电量进行实时性的采集操作并直接将电压电量的信息发送给主控进行电量显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2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