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泳湿漆膜阻抗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2405.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澍;宋华;赵冉;庞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泳 漆膜 阻抗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湿漆膜阻抗的测试方法,特别涉及在按标准方法进行电泳涂装时,在直流电源装置上串联一个量程为(1~2)A的电流表,通过读取电泳最后1秒的电流值,根据涂装电压、工件的涂装面积,计算出电泳湿漆膜阻抗。
背景技术
汽车涂装在环保、节能减排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涂装前处理工艺无公害化(无磷、无重金属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磷化处理工艺即将被环保型无磷转化膜工艺(锆盐处理、硅烷处理)取代。另外,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涂装成本,阴极电泳漆膜的厚度也有了新的标准,即车身外表面电泳漆膜厚度从(18~22)μm降低到(15~18)μm。如日本丰田早在2006年就已经规划对电泳漆膜的目标是车身外表面15μm,内表面10μm,即四枚盒泳透力达到0.67,可以使涂料使用量降低20%左右,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目前在国内外汽车公司已形成开发采用薄膜型高泳透力电泳涂料之势。
当新的环保型无磷转化膜工艺取代电泳前传统的磷化处理工艺投产应用时,发现阴极电泳涂装的泳透力下降,影响车身内腔的泳涂质量。原因是新的环保型无磷转化膜非常薄,只有目前磷化膜厚度的1/10左右,严重影响了后续电泳涂装的泳透力。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必须采用新开发的高泳透力电泳涂料,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影响电泳涂料泳透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电泳涂料本身的特性,即电泳槽液的电导率和湿漆膜电阻,前者确保匣腔部位的膜厚,后者控制外板膜厚。电导率目前已有测试方法,但湿漆膜电阻目前还没有测试方法。
通过专利检索,没有检索到有关电泳涂料湿漆膜电阻测试方法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湿漆膜阻抗的测试方法,其通过测试湿漆膜的阻抗,可以更直观判断出电泳涂料泳透力的高低,根据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湿漆膜阻抗值越大,其工件内腔成膜能力越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泳湿漆膜阻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泳电源与电泳槽连接的直流电源装置上串联一个量程为1000 mA~2000 mA,精确度2mA的电流表A;
具体测试步骤为:
在按标准方法进行电泳涂装时,通过读取电泳最后1秒的电流值;涂装电压应选择漆膜厚度为标准要求时的电压;涂装时间为3分钟;工件涂装面积选取70 mm×150 mm的样板,电泳时浸入电泳槽10cm ,这样涂装面积为0.014 m2;在给出电泳湿漆膜阻抗时要注明工件的前处理工艺:三元锌磷化、无磷转化膜;按 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电泳湿漆膜阻抗,式中:
R:湿漆膜阻抗,单位为欧姆·平方米,(Ω·m2);
U:涂装电压,单位为伏特(V);
A:最后1秒时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
S:工件涂装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其根据电泳湿漆膜的大小,直观判断出电泳涂料泳透力的高低,能正确评价电泳涂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泳湿漆膜阻抗测试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泳湿漆膜阻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泳电源1与电泳槽2连接的直流电源装置上串联一个量程为1000 mA~2000 mA,精确度2mA的电流表A;
具体测试步骤为:
在按标准方法进行电泳涂装时,通过读取电泳最后1秒的电流值;涂装电压应选择漆膜厚度为标准要求时的电压;涂装时间为3分钟;工件涂装面积选取70 mm×150 mm的样板,电泳时浸入电泳槽10cm ,这样涂装面积为0.014 m2;在给出电泳湿漆膜阻抗时要注明工件的前处理工艺:三元锌磷化、无磷转化膜;按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电泳湿漆膜阻抗,式中:
R:湿漆膜阻抗,单位为欧姆·平方米,(Ω·m2);
U:涂装电压,单位为伏特(V);
A:最后1秒时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
S:工件涂装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实施例一
某涂料生产厂家H生产的高泳透力电泳漆:
1、在4 L电泳槽中,将电泳漆原漆工作液或现场槽液调整到材料的标准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2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